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抛弃九二共识将是国民党真正悲剧

http://www.CRNTT.com   2020-03-29 00:08:04  


 
  相较于典型的“韩粉”,年轻人的想法和生活经验显得格格不入。一方面,他们一生下来所见即是自由民主的台湾,很难想像以往威权时代的生活方式,也害怕改变既有的生活方式。在“去中国化”的教育之下,强调台湾的主体性,结合了不愿改变现状的倾向之后,就构成了所谓台湾年轻人亲绿、“天然独”的特性,也成为蔡当局与民进党行销“芒果乾”(亡国感)的沃土。另方面,年轻人多半成长于物质条件较为宽松的时代,普遍拥有“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对经济议题的关注下降,更为在意性别、环保、社会公平等议题,多半支持蔡当局力推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反核四、年金改革、转型正义等政策,这也是他们和父母辈普遍的差异,存在着世代矛盾的操作空间。

  当原本多元的“韩流”逐渐蜕变为同质性更高、凝聚力更强的“韩粉”时,也意味着群体的排他性不断上升。当“韩粉”充斥着父母辈甚至是“深蓝”的老人家时,往往就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将年轻人推离支持韩国瑜的队伍。辩证地来看,当韩粉越支持韩国瑜,就越容易激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再加上对绿营本来就有较强的亲近性,使得年轻人更义无反顾地支持蔡英文。这甚至形成一种群体动力,仿佛在年轻人中不支持蔡英文就是非主流的另类,容易受到冷落和排挤。所以不能轻易给出“年轻人天生反韩”的结论,更多观察到的是年轻人因为所排斥的对象狂热支持韩,就很容易藉由反作用力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个逻辑不难理解:敌人的朋友(韩)就是敌人;敌人的敌人(蔡)就是朋友。

  与此同时,韩国瑜阵营主打的“庶民”牌也在年轻人身上出现了反效果。年轻人虽然在经济基础上相对弱势,原本应该是“庶民”牌能打动的对象,但两方面因素抵消了“庶民”牌的作用。一来是由于之前的政策失误,台湾滥设大学,使得读大学的门槛降得很低,也让年轻人的学历普遍提高。对于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而言,即使刚出社会,收入不多,也很难会自我定位为“庶民”。二来是许多退休军公教人员由于年金被砍,收入减少,自我解嘲为“庶民”。看在年轻人眼里,会觉得这个群体即使收入减少,但退休金总体还是拿得挺高,自称“庶民”根本就是矫情。正由于前述的逆反心理,“庶民”在年轻人间逐渐成为一个污名化的字眼,韩国瑜阵营的“庶民”牌非但没有吸引到年轻人,反而将这个群体越推越远。

  到了投票前夕,无论是蓝营和绿营都在操作“大局为重、含泪投票”,但针对的群体不同。对蓝营而言,一致的共识是“下架”蔡当局和民进党,虽然“精英蓝”不喜欢韩国瑜,但在“大局为重”的考量下,很多人仍然票投韩国瑜。韩国瑜拿到552万多票,可说蓝营的基本盘都有开出来,虽然不足以胜选,但也远超“深蓝”或“韩粉”的数量。另方面,蔡当局的政策有许多弊案和问题,年轻人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但由于绿营的宣传策略成功,在网络上带风向,将竞选主轴上纲到“亡国感”的层次,仿佛票投蓝营马上就会和大陆统一并改变生活方式,放眼所及许多深蓝“韩粉”的狂热挺韩又加深了这种恐惧,许多年轻人同样在“大局为重”的考量下,只能暂不追究公共政策的缺失,先把选票投给蔡英文再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