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从二合一选举看台湾政治的新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此次台湾大选,给岛内政治生态增添新的样式。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兼院长李义虎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3月号发表专文《从“二合一”选举及其结果看台湾政治的新特征——一种结构分析的视角》。作者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给选情以致命影响、导致了后来的结果?如果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本文强调如下几个关键性原因:第一,所谓多种因素中既有内外因素,也有表里因素,它们发生了综合交叉、复合迭加作用,而不是单一机械作用。第二,这些内外、表里因素造成了“蝴蝶效应”和“灰犀牛效应”,而非人们熟悉的“钟摆效应”、“骨牌效应”,也没有发生“黑天鹅效应”。这是观察这次选举及结果时绝不能忽视的地方。第三,除了前述原因外,更应回头查看、分析台湾内部这些年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台湾政治有了新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大幅度推使本次选举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换言之,这些变化是多年来就形成的,并不是仅在这次选举中产生的;它们有些可能对选情及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有些也可能只起了一些间接作用,但在总体上可视为理解当下台湾政治、包括选举操作的大的背景。文章内容如下: 

  前言

  1月11日,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落幕。蔡英文以817万票优势获得连任,民进党仍然取得“立法院”过半席位,岛内政局将再次延续民进党全面执政的局面;韩国瑜并没有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因台中、高雄、凯道等大型造势活动的“挤爆—外溢”效应而创造奇迹,或国民党在选民平衡心理和钟摆效应下取得“立法院”更多席位,从而掌握制衡民进党执政的“立法权”。从相当意义上讲,这场选举是蓝绿阵营争夺政权的一场重大而激烈的较量,选举的结果意味着岛内政局发生了一次重要变动。虽然这样的选举不是社会革命意义上的争夺政权,但蓝绿阵营,尤其是民、国两党均费尽洪荒之力,经历曲折艰难,使用多种手段。一个要捍卫执政权保证连任,一个要光复政权翻转台湾。这就使得这场选举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选举,预期性弱,过程激烈,结果反常,影响多向。关于台湾选举的考察方法历来有多种,如各类民调、地下赌盘、网络声量、造势场子等,也要看政党实力及地方派系、宗教团体等的态度取向,①但这次蔡英文和韩国瑜对决的一个特点是,蔡民调高,韩场子热,致使过程与结果之间存在落差,现象与真相之间易生错觉,真的暗合了量子力学里的“测不准”原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