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从二合一选举看台湾政治的新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对于这场选举,两岸学界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评析,但可以说是彼此各说各话,悬殊甚大。有人认为影响台湾选举的最大因素是香港“修例风波”,有人强调美国因素的影响极大化,有人归因国民党酱缸文化整合乏力,有人直指蔡英文民进党不择手段使用暗黑手法,有人指出青年世代一边倒反映了认同政治的巨大力量,有人说选民中间发生了钟摆效应,还有人总结了五大因素或六大原因。②总的来讲,让人感觉或者是各种内外因素都能说得很全,或者是剖析原因片面深刻(只讲一种)。但到底是什么原因给选情以致命影响、导致了后来的结果?如果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看,本文强调如下几个关键性原因:第一,所谓多种因素中既有内外因素,也有表里因素,它们发生了综合交叉、复合迭加作用,而不是单一机械作用。第二,这些内外、表里因素造成了“蝴蝶效应”和“灰犀牛效应”,而非人们熟悉的“钟摆效应”、“骨牌效应”,也没有发生“黑天鹅效应”。这是观察这次选举及结果时绝不能忽视的地方。第三,除了前述原因外,更应回头查看、分析台湾内部这些年到底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台湾政治有了新的演变规律和轨迹,大幅度推使本次选举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换言之,这些变化是多年来就形成的,并不是仅在这次选举中产生的;它们有些可能对选情及其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有些也可能只起了一些间接作用,但在总体上可视为理解当下台湾政治、包括选举操作的大的背景。当然,本次选举也可能对这些变化因素产生进一步的形塑作用,给岛内政治生态增添新的样式。在这里边,近年来台湾政治结构几个大的板块(不单是蓝绿一个板块)的移动与民意结构的流变最值得注意。

  一、蔡英文“总统”票和政党票之间的巨大落差说明了什么?

  这次选举是“二合一”选举,但有三张选票,即“总统”票、“立委”票和政党票。蔡英文以较大优势获得连任,韩国瑜功亏一篑。“立委”选举部分,民进党取得61席,国民党38席,台湾民众党5席,时代力量3席,台湾基进党1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5席。③然而,对本次选举结果的一个观察点及质疑点来自于蔡英文“总统”票和民进党政党票之间比较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说这种落差是瀑布式的,不是(二三个)台阶式的。在选举结果中,蔡英文得817万票,得票率为57.1%,韩国瑜得552万票,得票率为38.6%,两者之间相差265万。而在政党票方面,国民党和民进党两个党是非常接近的,国民党得472万,民进党得481万,相差才9万左右。就此,岛内网民质疑为何蔡英文的“总统”票比民进党的政党票多了336万,相差太远?蓝营群众不服气,瞬间也传出来民进党做票的传言,特别是曾任民进党中央副秘书长的李进勇是“中选会”主委,更加深了人们的怀疑。

  但实际上,这场选举蓝绿对决的结构性特征更为明显,不仅有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激烈较量,而且有整个绿营与整个蓝营之间的死磕式对阵,由此对选举结果产生了直接而又深入的影响。需要弄清楚裹在里面的情况是,在参选“立委”及得政党票的19个政党中,绿营涵括民进党、时代力量、台湾民众党及诸多绿营小党(如台湾基进、绿党、一边一国行动党、台联党等),也就是在民进党之外还有好几个绿营政党;无疑,民进党之外的这几个政党在以“总统”大位选举为标志的蓝绿对决中都会站在绿营方面。而其“总统”票与政党票存在着一种分殊与合并的关联,在政党票得票方面:台湾民众党158万票,时代力量109万,台湾基进党44.7万,一边一国行动党14.3万,绿党34万,台联党5万余;这些政党票加起来合计360多万(这部分票还没算上深绿的喜乐岛联盟,它得票2.9万),刨去少数选民可能投给其他人、谁也不投或出现废票外,这个数字是比较接近前面蔡和民进党相差的336万票的。虽然在政党票方面,大部分属于(各自)基本盘的票,即它们肯定会投自己党,但在“总统”票方面,它们只会投给蔡英文。因此,把民进党的481万票加上这些绿营政党的票,应该就是蔡英文选“总统”能够收纳的票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