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从二合一选举看台湾政治的新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无疑,在台湾政治中,政治极化与政治泛化是并存的两种现象。绿长蓝消、极化与泛化都会带来板块移动,因而均需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政治极化盛行的同时也有政治泛化的崛起与扩张,后者已经成为岛内政坛新的现象级存在。当政治极化发展到顶点时,便是政治泛化对政治机器的重启;虽然蓝绿势力组合分化、力量消长仍会不间断进行,但也已经有了要突破、变动现有政治结构的努力。长期以来,泛蓝泛绿浅色选民都有向中间移动或向外出走的现象,他们也希望有更多自己的声音,希望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希望有自己的某种组织形式。泛化力量的发展前景取决于能否突破两大党格局,真正超越蓝绿,跳脱两极对决;也取决于自身的有效整合和能否开拓出更大的政治空间。而无论如何,政治极化与政治泛化的相互拉扯,共同构成了台湾政治发展的动态光谱,这个光谱极为令人晕眩。

  四、只有“蝴蝶效应”、“灰犀牛效应”,哪里有什么“钟摆效应”、“骨牌效应”

  由于诸种因素的复杂多元、交叉互动、迭加博弈,过去常常发生于关键时刻的“钟摆效应”、“黑天鹅效应”、“骨牌效应”这次并未现身,相反,影响选举的是“蝴蝶效应”、“灰犀牛效应”(其实香港问题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尽管双方激烈较量,手段使尽,但蔡胜韩败更多是因为发生了这两种效应。对于台湾选举的复杂性,绝非有些人说的还有什么“钟摆效应”,恰恰是“灰犀牛效应”、“蝴蝶效应”有明显表现并导致了人们有些惊诧的结果。

  “蝴蝶效应”的比喻最早是指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偶然扇动翅膀,在几周后造成了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大风暴。后来借喻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联、非常微小的事情,却可能给另一地方(甚至可能很远)带来巨大改变,乃至于产生无法阻挡的巨大连锁反应。⑤如,发生在台湾的陈同佳凶杀案导致了去年持续数月之久的香港“反修例”风波。又如,去年大陆猪肉价格上涨使副食品乃至整个食品价格接连上涨,进而扩及金融领域引发了一些未曾料及的问题。再如最近人们举的例子,徐峥的《囧妈》受到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得不放弃院线而改为线上收看,而这一举措开中国电影业之先河,纯属意料之外。“灰犀牛效应”是指一些附近的恒在因素让人们司空见惯、不受重视,但它却可能在关键时刻造成意想之中、意料之外的大概率事件,⑥就如灰犀牛慢吞吞地走在你身边,但突然向你奔来让你措手不及、损失惨重,能够逃脱的几率微乎其微。与“黑天鹅效应”那种小概率而又影响巨大的事件不同,“灰犀牛效应”指的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相对于“黑天鹅效应”的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灰犀牛效应”不是指随机突发事件,而是指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大概率事件。《灰犀牛》作者渥克曾拿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集中爆发、飓风卡特里娜和桑迪,以及大桥坍塌和摇摇欲坠的城市基础设施等举例,说明“灰犀牛效应”在事前均出现过非常明显的迹象。⑦

  蔡英文选情颇有后期蹿升之势,一些原本无关或足以避开的内外因素催生了“蝴蝶效应”和“灰犀牛效应”,对选情颇有意外功效。虽然蔡英文民进党无法亲自制造这些效应,但他们却充分利用了其产生的迅即性影响,捡枪捡炮,借力使劲,有意造成有利于提升选情的“抗中保台”同温层,稳固了基本盘,吸引了部分中间选民的支持。其中,这两种效应所形成的同温层,在青年世代那里效果最彰,产生了更直接和更有效的影响,不仅促使台青追随其话题,“自觉”接受洗脑灌输,而且在选举心理、投票行为上受到诱导,他们几乎一边倒,九成票投给了蔡英文。这可以视为“蝴蝶效应”和“灰犀牛效应”的典型案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