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钓鱼岛争端 当年国民党如何因应

http://www.CRNTT.com   2021-04-08 00:04:22  


 
  二、国民党当局针对保钓运动的因应

  1970年9月,美日两国达成协议,准备将琉球交予日本,其中包括钓鱼岛,引起台湾留美学生的关注。他们开始整理和研究钓鱼岛的地理与历史、美日企图、国民党当局态度等,号召“全体中华儿女们”保卫钓鱼岛,“争主权,争国格”,在各地成立了保钓组织。1971年1月29-30日,海外留学生分别在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西雅图、旧金山等地示威游行。三藩市和西雅图的游行队伍向国民党当局驻美官员递交抗议书,并前往日本领事馆抗议;华盛顿的学生代表进入日本大使馆面交抗议书;纽约的游行学生在联合国广场发表演讲。各地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向国民党当局、向日本政府、向世人表达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坚定立场。在游行中,留学生打出“钓鱼台是中国的”和“七亿人民一条心,全力保卫钓鱼台”等标语。七亿人民为当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人口总数,显然当时强调的“中国”包括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强调的是“一个中国”。台湾《联合报》报道了留学生示威游行,肯定其爱国行动。2月,国民党当局派台湾教育部门国际文教处处长姚舜赴美,就钓鱼岛问题向留学生说明立场和交换意见,但除坚持钓鱼岛的主权和领土外,其他的回答并没有获得学生的认可。〔13〕3月10日,旅美教育界、科学界人士王泽霖等523人上书蒋介石,希望“政府保持坚定立场,抵抗日本新侵略”。〔14〕3月12日,全美58个保钓组织联合发表致蒋介石公开信,要求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不得侵犯中国领土钓鱼岛、派兵占领钓鱼岛以保护领土主权完整、公布与美国石油公司签订合同全部内容、公布对外谈判所有记录等。〔15〕张群代表蒋介石向500位海外学人回信,表示“主权属于我国”,“寸土片石,亦必据理全力维护”。〔16〕回信同样受到留学生的质疑,认为用国际法来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不现实的,要国民党当局“拿出实际行动来阻止日本的侵略,不要空谈!”〔17〕4月10日,留学生再次在华盛顿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参加游行的学生来自美加各地,“远自西岸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怀俄明州、阿利桑那州,中部的伊利诺、密西根、威斯康辛、印地安那、爱荷华、俄亥俄、肯萨斯、奥克拉荷马,南部的乔治亚、阿拉巴马、路易西安那、德克萨斯”,人数估计2500人。〔18〕游行队伍先赴美国国务院递交抗议书,随后前往国民党当局驻美机构向周书楷质询,最后向日本大使馆递交抗议书,呼吁国民党当局“采取较强硬行动”。这次示威游行规模大、影响大,将20世纪70年代的海外保钓运动推向了高潮。

  在海外保钓运动的影响下,台湾地区青年学生也纷纷组织抗议示威活动,保卫钓鱼岛领土和主权。4月12日,成功大学学生向台南美国新闻处长提出抗议。13日,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校园内出现“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 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 不可以低头”和“我们要到钓鱼台去钓鱼”等标语,表达爱国热情。14日,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学生前往日本驻台机构及美国驻台机构抗议,递交抗议书。同日,针对台湾地区青年学生的保钓活动,时任台湾行政机构副负责人的蒋经国接见高校青年教师,劝告他们不要使社会陷于混乱。国民党当局在肯定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的同时,还派出官员和学者前往各大专院校对学生进行疏导。20日,“台湾大学学生保卫钓鱼台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会后召开了“钓鱼台问题座谈会”,台湾外事部门发言人魏煜孙,民意代表胡秋原、李文斋、谢仁达等应邀出席,魏煜孙希望青年学生“瞭解政府,信赖政府”。次日,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周书楷,由北美司司长钱复、台大校长阎振兴陪同,至台大演讲,重申国民党当局维护主权立场,同样希望青年学生要“信赖政府”。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罗云平也发表谈话,呼吁“青年学生保持冷静,以合理的方式来表达爱国热诚”和“信赖政府,安心读书,才是正常的报国之道”。〔19〕国民党当局通过引导及劝说,基本掌控青年学生的保钓活动。针对美日签署“归还琉球协定”,青年学生决定于6月17日发动示威游行。国民党当局获悉后,经高层研究讨论,决定把游行限定在法律容许范围内,校方指示“人数愈少愈好,节目愈简愈好,路线愈短愈好,时间愈快愈好”。〔20〕当天,台北青年学生前往美国、日本驻台机构,游行示威,宣读并递交抗议书。抗议书将矛头直指美日两国,而没有指责国民党当局软弱,基本与政府立场保持一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