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钓鱼岛争端 当年国民党如何因应

http://www.CRNTT.com   2021-04-08 00:04:22  


 
  由上可见,国民党当局针对海外和境内的青年学生保钓运动,在阐明政府维护钓鱼岛主权立场的同时,都积极采取疏导措施,引导青年学生将诉求与政府保持一致。相较而言,国民党当局有效掌控境内的青年学生保钓运动,而部分海外保钓人士则摆脱国民党当局的掌控,将保钓运动发展为统一运动。

  三、国民党当局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反思

  国民党当局在1971年6月之前就已经关注钓鱼岛问题,多部门联合处理,针对事态发展,迅速及时展开相关措施应对,批准《大陆礁层公约》,颁布《海域石油矿探采条例》,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相关资讯,积极与美国和日本斡旋。国民党当局的立场也是非常明确的,钓鱼岛列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当然,国民党当局强调的“中国”是“中华民国”,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由于1949年后两岸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所导致的,但这并不影响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也不影响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国民党当局也关注大陆方面对钓鱼岛的态度,在台湾外事部门整理的钓鱼岛大事年表中就记载,大陆方面广播电台在1970年12月3日的广播中首次指出钓鱼岛并非琉球群岛之一部分,而系属于中国大陆之领土。〔21〕所以,1968-1971年间国民党当局主动保卫钓鱼岛,种种因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钓鱼岛主权及领土完整,向美国、日本及世界宣示了钓鱼岛主权,并非如谢长廷所质疑的“做了什么抗议?”

  但不可否认国民党当局并没有及时、全部对民众公开,导致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不知道1971年前国民党当局的这些因应。尤其国民党当局对美国和日本的交涉,几乎没有公开,其藉口是“外交交涉,依照国际惯例在协议或条约未决定前,双方都有保密的责任,至决定或签约后双方一定公布,同时还须经‘国会’批准,始能生效”。〔22〕其实,国民党当局官员召见日本和美国驻台官员,交涉钓鱼岛问题,并非商讨“协议”,台湾《“中央”日报》却没有任何报道。台湾相关部门对钓鱼岛的探勘活动,并非对外活动,也未能及时对民众公开。所以,民众没有及时获得真实资讯,自然会认为国民党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无能,倍加指责。但国民党当局公布大陆礁层石油矿区保留区位置表、批准《大陆礁层公约》及所附保留条款、批准《海域石油矿探采条例》,以及在台湾《“中央”日报》上发表系列文章,这些举措还是通过报章向民众公开了,并非如谢长廷所说“遍查历史纪录”仅有“二纸声明而已”。

  1949年,国民党当局迁台后,虽然仍保留在联合国的位置,但政治、经济、军事及对外关系都深受影响。美国对国民党当局给予扶植和援助,而国民党当局对美国采取一边倒政策。因此,国民党当局寄希望于美国出面,将钓鱼岛主权归还台湾。而且国民党当局的政治实力和军事力量,也不能以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此外,台美关系及台日关系也决定国民党当局要通过外事途径解决钓鱼岛问题。客观的历史条件及国际环境,决定国民党当局“处理国际争端”“不主张诉诸武力”,而采取“直接谈判、调停、斡旋、仲裁及诉诸国际法院等途径解决”和“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为宜”。〔23〕当钓鱼岛问题发生时,国民党当局只能依靠美国,希望与美国公司合作开发油气,希望美国出面将钓鱼岛归还台湾。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将领土与主权问题寄希望于美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