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中评月刊:杜甫诗歌在清代台湾的传播与接受 | |
http://www.CRNTT.com 2024-11-19 00:11:03 |
杜甫诗名始于中唐,盛于两宋,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奉为“诗圣”。至清代,“注杜评杜”成为诗坛显学,各类杜诗学著作大量涌现,呈现经典化倾向。〔1〕仿杜、集杜、和杜也因此成为清代诗坛显像,但杜甫诗歌在台湾的传播却一直未能引起学界关注。杜甫诗歌在台湾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从明郑文人传播杜诗,到清代大陆宦台文人传播杜诗,再到台湾地区文人主动接受杜诗的过程。有鉴于此,本文拟在系统梳理杜甫诗歌在台湾传播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晚清陈肇兴的杜诗接受及其意义,这一探讨将有助于丰富清代杜诗接受史的内涵。 一、从明郑到清中期:杜甫诗歌传播的序曲 明郑时期,王忠孝闲居金厦期间作《偶读杜甫‘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二语,戏作俚句方质之》:“阿翁课孙子,何意博科名。世乱若未已,研田或可耕。”〔2〕“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语出杜甫诗《屏迹》,写自身贫困之境,而王忠孝诗则反用其意,意谓若世乱不已,则可深耕研田,以著述自娱。自康熙统一台湾以来,大陆宦台文人传播杜诗,乃朱景英集杜诗首开其端。乾隆三十四年(1769),朱景英由侯官(今福州)知县提任台湾海防同知,乾隆三十九年(1774)调任北路理番,着有《畬经堂诗集》《海东札记》。在台湾海防同知任上,朱景英作集杜诗十三首。《海东札记》卷四云: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