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张铭清:文化基因是决定因素 文化台独荒谬

http://www.CRNTT.com   2022-07-25 00:12:59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就是说,要灭一个国家,必定先去篡改历史事实,想要一个民族灭亡,必定解构其民族文化,摧毁其民族自信,改变其民族认同。正因为历史和文化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所以曾经入侵台湾的荷兰、西班牙和日本侵略者和殖民者为了维持自己的殖民统治就总是从历史文化入手。日本在台湾进行殖民统治的 50 年间,就曾经强力推行“皇民化”,企图湮灭中华文化,但这遭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抵制而最终无法得逞。广大台湾同胞始终坚守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牢固的中华文化情感,在日本侵占台湾的 50 年间,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这一点从未改变。

  抗战时期,辅仁大学教授陈垣先生之所以自费坚持办《辅仁学志》,也是因为他认识到:“从来敌人要消灭一个民族,必从消灭它的民族历史文化着手。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不被消灭,也是抗敌根本措施之一。”

  历史学家连横耗费十年心血撰写了《台湾通史》。书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于是乎在,故凡无法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求孝,义勇奉公,以发扬种姓。”他以历史的意识来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可见,中华文化在民族认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日本殖民主义者霸占台湾 50 年间,强行推行文化同化政策的“皇民化”,企图消灭中华文化,但终究以失败告终。日本学者柴田廉在《台湾同化策论》中被迫承认:“在中国历史上,中国曾被异族征服,但它终究又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征服了征服者。在台湾日本人就象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被台湾人民包围着,想同化他们,其结果只能归于徒劳。”

  台湾作家吴浊流在《亚细亚孤儿》中塑造了一位受中华文化熏陶的彭秀才。彭秀才为他创办的云梯书院写了一副对联:“大树不沾新雨露,云梯仍守旧家风”,隐喻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根基深厚、枝繁叶茂;古老的、传统的中华文化这个“旧家风”一尘不染日本殖民者推行的“皇民化”,是根本不会去沾染日本文化这个“新雨露”的。这副对联正是台湾同胞坚定维护中华文化的形象写照。

  叶荣钟在《台湾民族运动史·序》中,谈到在日本统治时期,“台湾同胞处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之下,不但未尝一日忘怀祖国,且能以孤臣孽子之心情,苦心孤诣,维系固有文化之不坠。”日本殖民者也哀叹:“台湾改隶虽然已经过了 40 余年,但现在仍保持着以往风俗习惯信仰,这种汉民族的意识似乎不易摆脱,盖其故乡福建、广东两省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且交通来往也极频繁。这些华南地方,台湾人的观念,平素视为父祖墓坟之地,思慕不已。”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