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政经兼顾 开创两岸新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1-09 09:01:08  


两岸关系若要稳定发展,不可能永远“先经济”而“后政治”。
  中评社香港1月9日讯/“停留在冷战思维的国民党人常说‘以拖待变’、‘以时间换取空间’,但时间不见得对国民党和台湾有利。故2010年对马英九的重大考验,就是他能否争取时间、把握时机启动两岸政治对话,能否政经兼顾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创新局。”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林修祺今天在《大公报》发表文章“政经兼顾开创两岸新局”,提出建言。文章内容如下: 

  两岸关系正处于历史机遇期。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发展过程,两会顺利举行四次“陈江会谈”,签署了12项协议,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经贸文化交流空前蓬勃,民间社会交流更全面启动,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历史新局面。但因两岸建立的政治互信基础仍不稳固,两岸和平发展进程难免出现一些阻力、干扰和阴影。

     扭转“政治疏离”趋势

  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是“政治疏离、经济融合”,所以两岸协商宜先经后政、先易后难。那末,如何评估过去一年半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效呢?台湾学者认为,对岸倾力推出多项经济惠台政策和措施,大举让利,把好处做到百姓身上,其形象确有改善,却未能扭转台湾民众的统独立场、身份认同与政党倾向,未能左右台湾民意及改变台湾的蓝绿版图。换言之,在两岸当局未能正式接触谈判前,两岸持续扩大的经贸交流对台湾的影响,只限于经济民生及对北京印象的改善,而对深层的政治立场则不起作用,没有扭转台湾对大陆政治疏离的走势。综合各种民调走势,台湾整体民意仍然持续走向偏独方向,即使受惠显着的特定群体(如台商),也看不到扭转和变化。依据这种分析研判,有人认为北京近年来推出的经济惠台政策,“既防独无效,亦促统无功”,质疑大陆耗费大量成本、补贴两岸经贸是否值得。其实这是即时与滞后效果的问题,对于政策成效的评估,不可完全求之于即时立竿见影,尤其是战略性重大政策的因果关系,往往都是滞后显现的。胡锦涛发表新年贺辞时强调:“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同胞。”这显示在新的一年,北京仍将“胡六点”作为对台政策的纲领,相信两岸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执行中发现的新问题,都可在坚持和平发展主题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国台办主任王毅寄望2010年,两岸“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加强合作,再创新局”。再创什么新局?理应就是开启两岸政治对话,逐步破解政治难题的新局。今年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和协商,无疑还是以经贸议题为主导。从过去一年半的经验来看,经贸问题与政治问题不可能截然分开。今年内商签的ECFA内容更复杂,无可避免会触及政治问题,不可能在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上取得突破,而在政治对话方面完全不动,多少也要有所动才行。今年元旦,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起动。马英九强调ECFA不能拖延,但对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则消极拖延,这不是“正视现实”的态度。开创政治对话新局

  马英九在元旦前夕表示﹕早日建立架构,创造可长可久的和平,是两岸双方的重大任务,但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大陆仍对台湾部署1300枚导弹,在此情况下两岸不可能签署和平协议;台湾人民目前对两岸关系进展有不同看法,因此等到台湾内部达成共识后,再来讨论两岸领导人会面的事,比较妥当。

  所谓条件不成熟,主要是两岸政治互信和共识仍不稳固。但正因如此,更需要开启政治对话,通过平等协商来加强两岸的政治互信和共识,为商签两岸和平协议创造条件和早作准备。政治对话也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不等于马上就签订和平协议。和平协议作为一个架构,需要解决诸多政治难题,两岸关系政治定位难度最高,可先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着手,通过协商解决所谓“对台导弹”问题。还可以先由两岸智库学者专家分别探讨,再由两岸政府部门各自授权进行共同研究,待取得若干共识后,才安排双方直接协商。去年12月26日成立的“中华经略国防协会”是由台湾退役将领、“立委”及学者专家组成的智库,目的就是对两岸军事互信议题先行探讨研究,并与大陆的智库学者专家交换意见。

  今年两岸有望出现开启政治对话、实行政经并谈的新局,但也面对主要来自台湾内部的干扰和挑战。台湾军方鹰派把和平协议视为“麻痹国军神经、软化国军意志”的图谋,就是干扰和阻挠开启两岸政治协商谈判。

  更大的干扰和挑战来自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马英九为了做“全民总统”,对绿营和“台独”势力刻意忍让和笼络,“反独”近乎消音,让一度跌到低谷的“台独”获得“自由化假期”。今年是台湾的政治敏感年,ECFA要送“立法院”审议,还有五大都市选举,民进党和绿营对两岸的经政协商,必然极尽抹黑破坏之能事。马政府面对强烈的挑战,对两岸关系会否停步或退缩,仍然是未知数。

            仍然面对干扰挑战

  马英九提出要等到台湾内部达成共识后,再来讨论两岸政治对话的事,难免让人怀疑他有意搁置或拖延政治协商。台湾内部蓝绿两方达成共识是做不到的。过去签署的12项协议,国民党与反对党何曾有什么共识?民进党一直强烈反对ECFA,马政府为何迫不及待?可见问题不在于台湾内部是否达成共识,而在于马政府视对岸为“机遇与威胁并存”,在经济上是“机遇”,在政治上则是“威胁”。

  停留在冷战思维的国民党人常说“以拖待变”“以时间换取空间”,但时间不见得对国民党和台湾有利,等到被动走上政治谈判桌甚至失去谈判机会时,马英九和国民党现有的筹码亦流失了。故2010年对马英九的重大考验,就是他能否争取时间、把握时机启动两岸政治对话,能否政经兼顾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再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