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拜登对华策略跌撞中调整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00:07:36  


 
  拜登政府上台不久,从其有限、模糊、检视式的涉华言行看,外界感觉迷雾重重并不奇怪。认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会很强硬的人士,可以从拜登执政团队近期对华言行中强硬的一面,包括在新疆、南海、香港等问题上表态及行动中,找到其依据;认为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将明显缓和的人士,也可以从拜登执政团队在对华言行上小心翼翼地与特朗普时代相区隔的表现中,从近期中美双方系列高层互动中,从台湾蔡英文当局近期疑似在美国的压力下在政策宣示、人事调整、某些施政举措所摆出的“缓和”姿态中,读出其深层次的依据。特别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任新政府对华由偏执强硬到缓和合作的历史规律,更给希望中美关系春暖花开的人士以期待。唯有特朗普政府是个例外,因为特朗普上台本身就是个意外,拜登是以纠偏者的身份取而代之的。同时,中美关系缓和也是中国周边、世界多数国家的期盼。他们不愿再回归美苏对抗、全球“站队”、和平发展成为奢望的冷战时代,也不愿再受特朗普式的骚扰,也就是说,世界普遍希望中美和解。

  从现实角度看,拜登上台不满两个月,就认为其已经把如此复杂的美中关系想明白并成竹在胸,是勉为其难了。但另方面也要看到,美国毕竟是世界头号大国,其政策理念有其延续性的一面。在美国,不同政党、利益集团、背景智库对美中关系有一定定见,其主张见之于言论、行动、研究报告、媒体采访中;历史有其基本规律,如果不是“修昔底德陷阱”,也是其他的规律。当前人类社会固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但任何变化都是建立在以往历史积淀基础之上的。换言之,拜登政府不是一张白纸。拜登政府及其执政团队在上台前后,无论出于争取选民、国会提名,还是对华出手、国际塑造,在对华政策方面已经表露一种相对明显的大战略思维下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交织的政策策略倾向:稳步促变,运用大战略理念、间接路线战略思维、联盟战略传统,动员全政府力量,注重软实力、软手段、政治战运用,影响、围堵、压制、分化、“改造”中国,巩固美国头号霸主地位。在拜登政府对华政策里面,我们不难看到利德尔·哈特、约翰·科林斯、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理查德·尼克松……的影子。

  美国大战略理论大师约翰·科林斯认为,大战略是“在各种情况下运用国家力量的一门艺术和科学,以便通过威胁、武力、间接压力、外交、诡计以及其他可以想到的手段,对敌方实施所需要的各种程度和各种样式的控制,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利益和目标”。(约翰·科林斯《大战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 内部参考1978年1月第1版P21)利德尔·哈特主张,“避免向坚固的阵地作正面突击,尽量从翼侧采取迂回行动以猛击要害的地点”(利德尔·哈特《战略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士出版社1981年版P7)约翰·科林斯还引用利德尔·哈特的话讲,“真正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战斗,不如说是谋求一种有利的战略态势。”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中则直言不讳:“如果我们不去领导自由世界,便不会再有自由世界可供领导。”“我们的回答不能仅仅是不战而和。我们也必须争取不战而胜。”(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朱佳穗等译 长征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P12)

  美国对自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自恋,对作为上帝“应许之地”有“拯救世界”的“使命感”,对军事力量有自信,对经济科技有底气,对联盟战略有期待。而且,这也是其所认为的中国的“薄弱环节”,并据此作为对华战略遏制与竞争的抓手和着力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月1日接受CNN专访时称,美国的优势地位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强大的同盟关系,这是中国所没有的;美国在全球以及国际机构中的积极参与;在中国挑战美国的价值观时捍卫这些价值观;并确保美国的军队能够威慑中国的侵略以及投资于美国人民,使他们能够充分竞争,好消息是……,上述每一个确保美国处在优势地位的因素完全在美国的掌控之中。布林肯进一步指出,“从许多方面来看,中国构成的挑战既与中国新兴的实力有关,也与我们自造的弱点有关。但我们可以解决这些弱点。在建立更强大的联盟、与世界进行接触、捍卫我们的价值观、投资我们的人民、确保我们的军事态势等方面,我们也可以在这些领域更好地重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