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于建嵘等:群体性事件呈现许多新特征 | |
http://www.CRNTT.com 2011-10-03 07:21:47 |
维越不稳,群体性事件高发,令中国许多社会学者纷纷解读,期望能找到走出困境危局的思路。《财经》记者采访了对群体性事件保持长期关注与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以社会运动和抗争政治理论为研究领域的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岳,以政治社会学、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法律社会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冯仕政。 学者们认为,目前发生的事件尚不会对现行体制产生冲击,但是他们注意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近期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的诉求明显朝向抽象的不满情绪发展,可能会上升到更高层面的价值观追求,由此可能演变为价值观冲突。 其次,网络传播使事件的影响加大并吸引更多参与者,各利益群体的不满情绪有蔓延和结合的趋势,若引起不同阶层和政治群体参与,那么事件性质不排除发生根本变化的可能。 第三,各领域深层次矛盾开始集中爆发,在地域上表现为全国扩散。如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劳资纠纷,而是外来农民工迟迟不能融入城市之后,被歧视和被剥夺的情绪综合爆发,甚至本地人与外地人矛盾超越了劳资矛盾。 单光鼐认为,按照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脉络,一般分利益冲突、情绪主导冲突、价值观冲突。早期群体性事件的诉求很简单,但现在可能会升华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层面。如果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价值观,那就超越了一般的草根阶层诉求。比如2010年年底发生的钱云会事件,其中就有知识分子的广泛参与。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