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深化金融改革亟须解决方向问题 | |
http://www.CRNTT.com 2012-07-10 08:20:03 |
综上所述,在当今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人民币都还不具备走向国际化的条件。但是,在巨大存量,外汇储备的压力下,基于外汇占款发行的人民币供给量一直居高不下,面对如此巨大规模的内生性货币供给,我们应该如何来加以控制呢? 第一种选择是把人民币推向国际社会来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如上所述,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和麻烦;第二种选择是开放资本项目,鼓励对外投资来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而达到减少人民币外汇占款发行的数量。但是,这样做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国内金融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就对外开放资本项目,违背了金融深化的一般规律;二是中国作为一个尚未得到世界工业化国家普遍承认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外投资所遭遇的歧视和壁垒是众所周知的。 最近一些年来,中国在对外投资方面遇到的困难告诉我们,没有经济体制和金融领域的改革深化,想要通过对外投资来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可供选择的方法只能通过发展离岸美元市场来降低外汇储备的规模。我们这里所说的离岸美元市场是指,在不开放资本项目的情况下,允许世界各国的企业到中国来发行美元债券,并在中国有关当局的监管下,允许各种机构投资者以人民币从央行换取美元到此离岸美元市场认购外国企业发行的债券,从而达到美元储备国际化的目标。选择这样一种做法的安全性很高,它不仅可以为中国找到一种有效的对外投资的渠道,并能大规模压缩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降低由于外汇占款发行而带来的流动性冲击。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中国不是美国,不可能通过金融运作来增进人民的福利、实现强国之梦,即使是美国,也因为过度发展金融等虚拟部门而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经济的泡沫化,并在2007年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 第二,中国不能走日本的道路,在经济总量膨胀之后,放弃实业和对外贸易,盲目发展虚拟经济,大规模参与对外金融投资,过分着力推进本币国际化,最终导致经济走向长期性衰退。 第三,值得中国借鉴的是德国,以制造业为本,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尽可能地控制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升值,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幸福。 据此,呼吁管理层应重新审视目前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改革必须是有利实体经济发展的。否则,日本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