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周志怀:需要转型 向民进党提四项建议 | |
http://www.CRNTT.com 2013-10-01 00:23:01 |
一是两岸间的政策共识。亦即两岸双方在处理彼此关系时,在大政方针方面所形成的基本共识。2013年6月以来,两岸执政者在这方面的共识更加清晰,这就是:两岸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框架定位两岸关系,都认同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立场。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两岸双方可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把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势头保持下去,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二是主流民意的共识。一为两岸和平,二为两岸的持续或长期和平,三为两岸和平的制度化。马英九先生曾在2011年的元旦祝词中称,“争取台海长期和平发展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判断体现出对两岸民意的精准把握。实际上,早在2008年3月,马英九在刚刚当选后就指出,如果大家都接受“九二共识”,“不敢讲百年和平,至少长期和平是有机会的。”这当然是一种良好与善良的愿望。对此,大陆方面也持完全相同的看法。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竭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中携手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也再度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定,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这一讲话,同样凸显了大陆希望两岸子孙后代能够在长期和平中创造并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提出可以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方式,使两岸间的长期和平获得制度性保障。 三是共同利益的共识。应该说,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所取得的所有进展,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而这个共同利益又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上的。2009年4月,马英九在出席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台湾关系法30周年研讨会”视频会议时称:“为了台湾繁荣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要“加强与大陆的交往”。胡锦涛也一再表明应增进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2011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会见连战荣誉主席时指出:3年多来,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开创出和平发展新局面。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意愿,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吴伯雄荣誉主席时也强调,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实践表明,现阶段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正是两岸双方充分考虑了民族整体利益的结果,这展示了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海峡两岸在今后的合作发展中均能以民族整体利益为核心考量,和平发展就能够得到持续巩固与强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