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观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两岸学者:形构两岸海洋合作安全新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14-03-02 00:28:27  


 
  依据国际海事局(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报告,2009年南中国海已有10起海盗攻击事件发生,而2008年同时期则为0起。⑫依此迹象显示,两岸面临的海洋问题丝毫没有减轻,一些海域的领海和主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侵犯;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严重,此等严峻问题皆为两岸所共同面对的政策“问题”。这无疑为两岸之间的海上通道安全敲响警钟,更突显两岸海洋合作的重要性。

  第一在两会机制下,即两岸海基与海协两会的协商议程下,设立海上合作安全的研讨机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台湾“陆委会”持续以传统冷战思维,将原本属于政策问题之南海议题,视为属于政治范畴的“政策困境”、且不需要急于处理的困难问题。因此,即使国际社会于南海问题之处理,一再排除台湾参加;尽管北京方面一再呼吁两岸在南海应开展合作,台湾“陆委会”仍无意愿将南海议题转为政策“问题”,纳入两岸海基与海协两会的协商议程,以便设定合作安全的政策工具。此种作为,只是不断流失打开“政策之窗”的契机。

  第二,援引金厦航线海上联合搜救演习旧例,定期举行海上联合演习,逐步建立与扩大海上安全互信。2008年10月23日两岸首次在金厦航线举行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为避免争议,双方的参演船只一律悬挂“演习旗”,⑬这项安全合作已经为两岸今后的海上救援,提供新的合作安全模式,并开启两岸合作解决政策“问题”的“政策之窗”。

  第三,通过“学术二轨”,建立两岸不定期的海洋研究与开发合作的学术交流机制。中国大陆著名海洋法学家赵理海在研究了东海问题后指出,在中日关系中东海和钓鱼岛争端将是最为棘手焦点问题。⑭东海和南海问题涉及多国多方,要达成搁置争议,构建基于友好、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的互利合作关系,需要立于历史和现实之上的明晰的、理性的意识。两岸海洋法专家与国际政治学者,包括海洋地质或地震专家,他们对历史的渊识,对现实的洞察,和对政治的超越,毫无疑问应在其中承担起责任、发挥作用。

    结 论

  海洋是人类生命的起源,但两岸之间的海洋意识仍然相当薄弱。过去的海洋安全观念是封闭型的冷战思维,强调的是传统军事安全,因此海禁、控制与占领就成为主要的政策工具。即使亚太区域安全形势趋于和缓,但影响地区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海洋安全领域的冷战思维,并未随着冷战结束而消失,两岸之间的海洋安全领域仍然缺乏互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