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中国报纸的苟活空间仍然存在 | |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14:18:50 |
延伸阅读:报纸死了怎么办 作者:乔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的《新闻晚报》,将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这不是压垮纸媒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肯定是报业穷途末路的冰山一角,更大的坍塌消融在后头。 报纸怎么能不死呢?我是教新闻的老师,经常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看报纸、买报纸吗?他们不好意思地笑一笑,然后低头继续看手机或电脑。他们可是未来的新闻从业者,最有欲望的消费群体。连他们都不买报纸,你还指望谁买呢? 经常参加一些媒体研讨活动,每次见到纸媒的记者,不是已经开溜到网媒,就是正准备开溜。过去每到年底,各种纸媒都会开年会、办庆典,场面豪华、待遇优厚、主宾云集,如今却渐渐成了昨日黄花。同样的盛况,已换到门户网站的豪庭。 老人们还在看报,戴着老花镜寻找里边夹带的超市促销信息。曾经穿梭的送报小红帽、黄马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公司的快递员,而他们的主顾又有哪一个不是网上下的订单呢? 街头的报摊逐渐减少,好不容易碰着一个,还不怎么卖报纸,卖得最多的是手机卡、充值卡、网络游戏的点卡。有几家党报倒是每天给我赠阅,可我能做的就是原封不动地积攒到一定量,然后让人收去化浆。到了年底,报社朋友来电话确认我的地址,希望明年继续赠阅。我说能不能不要印了,或者直接拉到纸厂化浆。他很认真地说,不印怎么能看到党的政策?他们直接拉到废纸厂,那是浪费和犯罪。送给我们,他们既完成了发行量,我们不管看不看,卖给收废品的多少有点收获,顺便也拉动了回收业和造纸业。 是啊,党报有补贴还能维持,市场报如果赚不到钱,又没有补贴,就只有死掉。中国报纸由于数量总体管制,竞争不充分,日子还不是最惨。看看美国的报业,每天都在关张,许多报纸都消失了。曾经著名的《洛杉矶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也只保留网络版。两年前邀请《纽约时报》全球副总裁安德森女士做讲座,她预计该报5年后只会有网络版。现在看来还要提前。 因为没人买,报纸一印就赔钱,除了采编,还有排版、校对、纸张、印刷、发行、厂房、设备、交通、人员和管理等开销,谁愿意赔钱赚吆喝?甚至连吆喝都没有。报纸的所有功能,iPad、电脑都能实现,除了满手油墨、擦玻璃、垫污物。 由于技术的进步,消失的岂止报纸?曾经风光的BP机、砖头大哥大今安在?还有多少人在鱼雁往返写情书?有几人知道电子邮件抄送的CC是什么意思?过去用碳素(Carbon)做复写纸、开发票垫拓印纸,所以叫Carbon Copy,现在有了复印机、热敏纸,谁还用复写纸?甚至由于原子笔、一次性水笔的普及,连使用墨水的钢笔都见不到了。尽管浪费,也不环保,但这是残酷的现实。 报纸作为烧钱、污染的小众媒体,也许会存在,最极端的是当年专给袁世凯一人印的《顺天时报》,万民劝进,早登大宝。可作为一种大众媒体、一种产业现象,就像袁世凯称帝,不能长久。 但新闻不会死,面对海量信息,专业的记者和信息传播者犹在,只不过是换了个媒体平台。这一换,变化相应而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