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 
两岸统合实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0:23:39  


 
  安全认同与国际参与

  2008年5月马英九上台以后,两岸关系改善。外交休兵让两岸节省了大量的金援经费,台北在WHA的参与上也有突破。但是在讨论到两岸军事互信机制与进一步国际参与时,两岸政府都显得犹豫与保守。其关键在于彼此之间没有真正的互信。安全与国际参与都是属于“高政治”的议题,这些议题是很难从“低政治”扩溢(spillover)解决的。

  政治问题还是需要政治处理。在处理分裂国家与对抗集团间的政治关系时,西方的经验是“先政后经、先难后易”。东西德如果没有在1972签署《基础条约》,确定了两德的政治定位,就不会有后来一百多项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协定。没有1975年相当于欧洲和平条约的《赫尔辛基最终议定书》,确立了二次大战后各国的“主权”与领土,东西欧不会开启“信心建立措施”(CBMs)的互信机制。

  两岸问题自然不同于东西德与东西欧的问题,但是东西德与东西欧的经验告诉我们,双方没有政治性的共识(即使是对歧见的共识),互信措施是不容易启动的,即使启动,寿命也不会很长。因此,我们要讨论安全认同与国际参与时,首先要做就是两岸政治定位的确定。

  在两岸确定政治定位后,两岸自然可以开始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依据“一中三宪”的定位,在台北确定承认不分裂整个中国同时,北京自然可以放弃武力与武力威胁台湾。由于两岸为平等的宪政秩序主体,台北方面不再以北京为唯一假想敌,因此,整个建军是以维护近海或整个中华民族海域(例如南海、钓鱼台、海运线)的安全为目的。在这样的政治认知与互信的基础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推动一点也不困难。反之,没有这种政治互信,军事互信机制不会谈出结果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