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黄清贤:两岸关系互赖辩证与认同重构

http://www.CRNTT.com   2014-10-04 00:45:51  


 
  同样是经济自由化思维的产物,为什么在台湾会有不一样的认知争议?虽然台湾和其他签署自由贸易性质条款的国家(或地区)贸易量远不如大陆,因此与大陆签署协议的影响层面较大而容易招致反弹;但更精准来说,两岸之间的政治认知关系是问题重点。

  两岸自1949年以来,一直以敌人的关系相互认知对方;随着大陆改采和平统一政策、台湾开放大陆探亲,以及贸易、人员交流愈来愈频繁,两岸在1980年代后逐步转化为对手关系。虽然1995年中期至2008年中期,两岸官方关系几乎进入寒冬,但2008年中期后的官方关系春暖花开,各层面积极互动,在和平发展的氛围下,两岸渐次走向朋友、兄弟家人关系的趋势。

  可是这样的和平发展机遇也存在挑战,也就是从1949年到2008年的一甲子时间,两岸大多定位在敌人与对手的疏离关系,而从2008年起走向朋友、兄弟家人关系趋势的和平发展,至今2014年仅有六年,只占一甲子时间的十分之一,从疏离走向认同的氛围建立时间尚短。

  在政治疏离的局势下,台湾与大陆签署的协议自然会被以有色眼镜放大检视。因为疏离的时间大于认同,疏离的经验多过认同,敌人与对手的定位比向朋友、兄弟家人的地位熟悉;所以不只ECFA与服贸协议对台湾的利益被质疑,甚至连食品安全、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智慧财产权保护合作、投资保障和促进等已施行的两岸协议,推动成效也有被质疑的声音。

  基本上,两岸民众的共同血缘和祖先、语言和文化的本质性认同(Essential Identity),确实是凝聚认同的有利基础,但不容讳言,台湾人就是台湾人、两岸分隔造成各方面差异、中国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以及近年来教育养成的去中国化等,这些建构性认同(Constructed Identity)的作为,已经让生活在台湾的民众,渐次被建构出属于自己民族的“想像”共同体。⑥

  如果两岸的认同不要继续疏离,不要继续被异化,除了本质性认同的历史血脉等必须被强调之外,建构性认同中的两岸共同命运更需被凝聚,藉以重新建构更符合两岸现况想像的共同体。其中,推动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成为建构两岸认同的重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