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战略透视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台民粹主义的演化与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19-10-07 00:03:18  


 
  为了进一步辨识台湾民粹主义的概念与现象,历史社会学的分析范式也极有帮助。历史社会学是19、20世纪之交出现,直到70年代才最终形成的方法论体系,它由两种研究范式构成,一种是韦伯代表的“社会科学的历史化”,即提炼或运用社会科学概念与方法,理解和阐释独特的历史过程与现象;另一种是涂尔干代表的“历史的社会科学化”,即在纷繁复杂的历史实践中发现不变的“社会事实”、因果法则和本质规则。〔16〕邓尼斯·史密斯用一个简洁的定义对这两种范式进行了概括,他认为“历史社会学是对过去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寻社会是如何运作与变迁的”。〔17〕具体到民粹主义的比较研究中,台湾地区无疑是一个素材极其丰富的典型案例,台湾民粹主义是一个历史形成的社会/政治现象,一般来说它是一个政治学范畴内的研究问题,但它的研究范式应该借鉴历史社会学的理念,即这一政治研究需要有明确的历史学意识与社会学意识,在方法论上应融贯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

  因此,对于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一方面应该放到台湾地区民主化进程中进行历史性考察,即关注民主化与民粹主义的相互交织。台湾民主转型的发动极大程度上依赖了省籍动员、族群政治的路径,钱永祥认为,台湾民主运动弃绝了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的“进步”成分,其任何诉求都局限在台湾本身的时空之中,是一套特殊主义的、地方主义的、以悲情与妒恨为基本色调的论述,〔18〕很显然,这类论述内含的不满情绪直接催生了民粹主义。另一方面,台湾民粹主义的研究应该还原到台湾社会与政治的整体形态中进行结构性考察,即强调政治/社会结构中精英与民众的互动关系以及台湾社会的冲突对抗性。王振寰认为90年代的台湾“民粹威权主义”不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于民进党危险而颠覆性的理念推动的(即所谓“台独”、“新国家”或“台湾民族主义”),并且“相当程度上是透过李登辉以民族-民粹的召唤,来巩固政治统治的正当性”,〔19〕因此,民粹主义首先成为“台独”分子追求其政治目的而召唤“人民”的工具。

  将以上历史维度和结构维度的考察整合起来,大致可以建立一个关于台湾民粹主义的历史社会学分析范式,其现实价值在于揭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即台湾以选举为中心的所谓民主政治是一个延续至今的历史性进程,对抗冲突是这一进程中的基本面貌,民粹主义是台湾不断走向对抗冲突的选举民主的必然产物。

  二,“大声公众”的政治效应:民粹主义在台湾的进阶之路

  自解严以来,选举与党争为台湾社会带来了普遍的政治化和过度的政治动员,这一政治过程导致了“大声公众”的不断涌现。“大声公众”的政治是一种民粹政治,它使得台湾社会混乱冲突、喧闹浮躁,政治被功利和算计包围,社会充满戾气与怨气。时至今日,民粹主义已经深深嵌入当代台湾政治,人们通过历史社会学的观察视角,可以探知台湾民粹主义的政治进阶之路,以及它与台湾政治结构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