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报业30年:从宣传回归新闻

http://www.CRNTT.com   2008-12-12 00:08:10  


 
  与市场结盟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华西都市报》确实站在时代列车的车头之上,列车上的人血管贲张,充满对市场、对财富的渴望。鼎盛时期的《华西都市报》,甚至有“出国投资部”这样的建制。

  除了做贸易掮客,《华西都市报》对自己其他的媒介角色,也有清晰的定位。在批评报道中“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用席文举的话就是“老虎当然该打,但是我们不知道老虎在哪里,苍蝇我看得见。中国大的批评报道都是靠纪委、法院调查清楚了才能公布的。那我们就着重做一些跟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什么假冒伪劣、服务态度……这些都是应该批评的。《华西都市报》为什么好看,说穿了就是批评报道打天下,但是我的批评报道都是批评‘苍蝇’的。”

  向都市报学习

  在都市报的鼎盛时期,党报、机关报纷纷回过头来,“嫁接”都市报的优势。这种嫁接,实际上就是办报方向的调整。

  2003年,《南京日报》社长龚惠民提出办一张“现代都市新型党报”的概念,《南京日报》的版面扩至40个版,分成A、B、C、D四叠,推出了时评、长三角、财经.投资、现场、民生、热线、娱乐.看点、非常关注、南京杂志等一批都市报类型的版面。A一版和B一版是两个功能不同的封面版,都有报头,A一版侧重于党政报道,大标题、大照片;但真正在报摊上露脸的是都市报风格的B一版。

  1982年创刊、面向港澳及海外发行的《深圳特区报》在1980年代是党报中的一匹黑马,广告额连年在全国报纸的前十名以内。1990年代,市场化的都市报兴起之后,《深圳特区报》渐渐落寞,到了深圳报贩都不愿意拿上报摊叫卖的地步。

  1998年之后,深圳的房地产业风生水起,《深圳特区报》及时和房地产市场嫁接,每天用几个版到几十个版做房地产新闻,搞活动,做策划,迅速成为一张“房地产日报”。

  都市报与市场的结盟,是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中期的一大风景。

  这种局面,直到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冲破重重阻力,披露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的收容所里被虐待致死的事件,媒体的另一面,才清晰地表现出来。 (来源:南方周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