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22岁教授昭示“民科”才是中国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12-03-23 11:44:10  


 
  对于许多媒体“一夜解题”的报道,刘路也给予了纠正。他说,“那个时候,中南大学本科生一夜时间破解了一道国际数学难题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我再次说明,我没有这样神,不是一夜破解,从接触到最终找到方法,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怕事情被扭曲了,在接触这个问题时,我就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才能破解它,并不是一夜就破解了这个猜想。”这也如一位长期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佟伟东所言,刘路能破解西塔潘猜想,是因为他具有“长考”(围棋术语,长时间思索后才下一着棋)的品质,“能对感兴趣的事物长时间思考,不功利,最终获得‘顿悟’的可能。”

  综上,刘路能够解决难题,靠的是自己平时深厚的积累,用的是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当然,不可或缺的是刘路自己的确在数学上很有天赋,并且有很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学术上的创新并不等于妄想,其实是大胆地假设,小心地理性地有逻辑的论证。而不是随便提出个大胆的想法,然后声称按照自己自创的方法解决了,这就是典型的自说自话了,没有任何公信力,所以有人称之为“科学妄想狂”。

  由此可见,尽管刘路的确在应试教育中并不是佼佼者,尽管他的许多知识都来自自学,但是他的知识体系是系统的也是现代的。但是“民科”不同,大部分“民科”并没有系统的知识储备,许多人在自己的“课题”中往往用的是自创的词语,更有不少人号称运用的是中国的哲学体系,在西方的科学之外另辟蹊径,抵抗西方“学术霸权”。

  其二:刘路的题目冷门;“民科”选择的则多是小学生也能读懂的题面。

  不少研究数学的人此前也没有听过西塔潘猜想,而刘路也是在学习反推数学的过程中偶尔看到这个难题,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刘路并不是冲着这个问题来的,并无功利之心。而“民科”选择得最多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和四色定理了,对于前者,任何人只要知道了偶素、奇数、素数等概念好像就能看懂题目进行验证,对于后者,只要不是色盲也能看明白题目,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是“零门槛”的,便“各出奇招”了。“民科”几乎没有可能去证明西塔潘猜想,RT 22、WKL 0等等专业术语能让普通人一头雾水。

  因此“民科”最大的短板其实在于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往往在建空中楼阁

  上文提到了爱因斯坦,其实他有着非常系统的学习,他曾经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了整整四年的物理。

  而在国内,数学家华罗庚也被一些人视作“民科”的翘楚。因为他在成名前只有初中文化。不过实际上,华罗庚自强不息,系统地学习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全部数学课程。到清华工作后,他又花了一年半时间将数学系课程全部学完。

  而许多“民科”一上来就想要解决世界级的难题,却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这就好像是准备在空中建楼阁。所以,“民科”没有进入大学学习过或者学历低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理由,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是否构建了系统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毕竟,万丈高楼平地起。

  同时,现代科学体系是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伟大的科学家智慧的结晶,许多知识都被反覆验证过,而数学框架和大量反覆的实验保证了其真理性。“民科”脱离了“巨人的肩膀”,另建一座大厦,也缺乏可靠的研究方法。这样能成功吗?就算有零星的发明,又是否能够变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为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做贡献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