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一个中国框架共同铸造和平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2-12-28 00:13:45  


 
   “一个中国框架”的缘起

  “一个中国框架”(外界一般简称“一中框架”)的称谓其实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末岛内便有人以“掉入一中框架”批评宋楚瑜关于两岸属“特殊关系,互不隶属”的主张。此后的一段时间,“一中框架”更是屡屡被人提及,与“一中原则”等一起用以指称大陆有关两岸关系定位的政策。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强调“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首次在大陆对台讲话中提及“一个中国框架”;随后国台办主任王毅也在美国三藩市访问时多次使用这一说法,称“增进互信的关键在于双方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这一表述的出现随即引起岛内学者注意,称“‘一个中国框架’的说法看起来似乎接近台湾很多学者曾经提出的建议,比较中性,而且涵盖台湾与大陆这两个区域,但是否准备用来取代已经僵化的‘一个中国原则’值得关注。”①

  今年初以来,“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同属一国”等概念被岛内媒体热炒后,“一中框架”再度引起外界注意。在3月22日举行的“胡吴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吴伯雄荣誉主席都认为,两党和两岸应巩固和增进政治互信,重申“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原则立场,并就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并认为海峡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中”,异的部分搁置争议②。而在今年3月初的中央对台工作会议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也强调,“下一阶段要巩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努力增进两岸政治互信”③。在7月28日举办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贾庆林更进一步指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形成共同认知,就确立、维护和巩固了一个中国框架。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增强彼此的包容性。两岸双方应当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政治智慧,采取更多实际行动,巩固和深化双方的‘同’,搁置并包容彼此的‘异’,积极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次问题开辟道路。在此过程中,应摒弃各种不合时宜的对立思维,积极促进两岸民众增强‘两岸一家人’的观念。”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