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李承鹏要说话

http://www.CRNTT.com   2013-05-03 14:43:55  


 
  爆炸吧,南墙

  “我可以抽烟吗?”李承鹏问,尽管是在自己家里,他还是等我点头,才点燃一根香烟。不记得是哪一年,他终于发现自己已不知不觉偏离了所谓“安全”的轨道。

  一开始,前辈们批评他的球评写得像小说,但最后,那些批评他的人却都屁颠屁颠地来模仿他,甚至有人说他“创造了一种新的体育报道写作方法”。

  但因为总忍不住说些别人不说的话,十数年从业生涯中,他被有关部门“封杀”18次之多。诚如他后来向其他媒体剖白的那样,“过去的我恐惧贫困,恐惧失业,恐惧没有名声,恐惧权力随时会收缴我的权利。一个记者被剥夺了采访权,其实是一件让人很恐慌的事情,还有很深的耻辱感”。

  后来,他受路金波鼓动转行写小说,处女作《你是我的敌人》卖出10万本,《寻人启事》两个版本及《李可乐抗拆记》分别卖出30多万本;2010年的《中国足球内幕》更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将他的知名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销量飙升到100万本。

  然而,尽管销量成绩斐然,作品却一直不为文坛所认可。“说我的小说不是纯文学,那什么是纯文学?”他感到无比荒诞,“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莫言的《丰乳肥臀》,是纯文学吗,金庸是纯文学吗?这是个伪概念!”

  彼时他已经有了香车大宅,在很多人眼里,这些都是成功的象征。但对一个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人而言,他还想证明点什么。

  有人质疑从《中国足球内幕》时期的被追打,到如今被掷飞刀,李大眼向来擅演“苦情戏”,“无非为了炒作成名,多卖些书赚钱”。他有些激动:“我再庸俗,也不能让圣洁成为永远的囚徒。”他紧紧攥着他的自尊,说,“我蔑视象牙塔式的文学。”

  “人生沿途有很多风景,很多是虚假的,但当你发现了一次真相,就再也回不了头。”对李承鹏来说,最触动心灵的真相发生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里。当天晚上他连夜从成都驱车去北川,比很多记者更早出现在大地震现场。一路看到的,都是跟官方宣传截然不同的景象。“不是宣传的英雄,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付出最多。摄像机没有到达的地方往往才是真相。”“我亲眼看到4层楼的残骸,里头几乎没有钢筋,你明白那种震动吗?”

  “举个例子,龙应台为什么会成为台湾享有盛名的作家,因为她确实把握了时代的跳动。”他觉得自己的杂文集也承载了同样的价值,只是尚未被文坛认可,是以不遗余力推动其出版。“作家是这样,他知道有一堵墙,但不知道墙在哪里。所以要靠一波波的人去摸,去试探。”

  至于李承鹏的书写得到底好不好,那就真是见仁见智。但正如一篇短评所说,无论它是偏激还是痛快,“这样的一本书,能以纸质版公开出版发行,本身就是具有意义的一件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