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第一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路在哪儿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0:54:40  


 
  4.出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从出口看,产品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消费品、部分资源产品等进口增长较快。2013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3%,连续19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随着技术升级与创新能力增强,中国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替代能力增强,部分产品出口附加值有所提升,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2013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9%。

  5.资源能源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有所增加

  近年来,为促进出口贸易平衡,国家大力实施扩大进口战略,对资源能源产品、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公共服务类产品等降低进口关税,鼓励进口。2013年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处于震荡回落走势,有利于中国资源型产品进口,重要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稳定增长。其中进口铁矿石8.2亿吨,比上年增长10.2%;进口原油2.8亿吨,增长4%;进口煤炭3.3亿吨,增长13.4%。同时,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分别增长7.3%和10.1%。从消费品进口方面看,2013年,中国进口消费品2322.9亿美元,增长24.6%,其中进口汽车和汽车底盘119.4万辆,比上年增长5.5%,汽车进口额增长2.7%。

  6.贸易方式结构继续改善,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3年贸易方式结构继续改善,中国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2.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2.8%,提升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32.6%,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同期,中国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4957.8亿美元,增长20.2%,占11.9%。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和加工贸易转型加快,表明中国近年来在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环境倒逼、国内主动转型、企业注重创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贸易结构呈现显着优化,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配置中正在由前期加工装备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延伸,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为主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运作方式的转变,这有利于中国缓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出口压力。

  7.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提升,主体结构趋于合理

  近年来,中国逐步转变了外资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市场主体表现日趋活跃,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提升,对外资企业依赖减轻。201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4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6%,快于同期中国外贸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33.3%,提升了3.6个百分点,对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9万亿美元,增长1.3%,占46.1%,下滑2.9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7480亿美元,下降0.6%,占18%,下滑1.5个百分点。

  8.区域贸易结构趋于协调

  2013年东部地区进出口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广东、江苏等7省市对外贸易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贸易活跃。2013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值达3.3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等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合计进出口占进口总额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

  贸易规模全球第一,提质增效更为重要

  文章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是产品大国,但还不是质量强国。实现贸易强国梦,是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也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努力方向,而要加快打造贸易强国,努力提高外贸易增长质量,提升外贸企业效益,变得十分重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