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第一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路在哪儿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0:54:40  


 
  二是国际经济的大环境趋于好转,国际市场空间有望扩展。发达经济体加快回暖,有望引领世界经济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这也将改善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随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欧洲逐步走出衰退,日本经济回升,外部需求环境或将不断改善,全球贸易规模已经筑底。发达国家消费有望在保持刚需的基础上扩张。发展中国家在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实现经济自主增长,这些将产生持续的需求,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需空间有进一步扩展的客观基础。从趋势看,中国进口总体价格水平仍将维持在相对低位,这有利于中国企业降低进口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把握进口节奏提供良好的有利时机。

  三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改革进程加快,外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继续改善。随着中国在金融领域、贸易制度、贸易发展方向、贸易内容和贸易环境等方面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多的潜在需求将得到充分释放。贸易便利化水平将显着提高,贸易发展环境将持续优化,对提高贸易效率、增强贸易竞争力、扩大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将起到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以中日韩自贸区为重点的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贸易环境将持续改善。

  2.影响未来外贸正常增长的约束因素

  一是受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以及融资成本、环保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的外贸成本不断上升,外贸增长空间受到挤压。

  二是2013年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的下降、加工贸易进口的低迷,以及化解产能过剩的举措,将对外贸进出口产生一定制约作用。

  三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将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着力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这对进口需求快速增长的势头将有所抑制。

  四是中国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处于劣势,如光学、计量、医疗、精密仪器的比重较小,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与国际上的贸易强国还有明显的差距。

  五是近年来中国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仍在高位运行,未来面临的贸易摩擦将从企业间单一产品的争端扩大到对某一行业的冲击,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光伏等新兴产业蔓延,将对外贸提质增效带来负面影响。

  实现外贸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

  文章提出,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它不仅是对外贸易的问题,而且涉及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快实现贸易强国梦。

  1.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带动出口稳定增长

  要全面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天津、深圳等地不同规模自贸区试点,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发展。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注重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并在充分贯彻、实施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考虑未来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管理和限制条件,缩减负面清单。

  要充分发挥“走出去”对出口的带动作用,拓展企业出口途径,绕开各种贸易保护障碍,降低企业负担。鼓励企业以参股、控股、并购等形式参与境外投资,结合能源开发、资源整合、战略投资等重大项目,以出口信贷、对外援助等手段,带动中国机械设备、机电产品以及消费品出口。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早日实现中国贸易强国的转变,必须要加强政策上的引导,制定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要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加强出口商品的优化,大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对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扶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转变出口增长模式,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强国际的竞争力。

  3.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服务市场的开发,加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这是一个贸易强国的必备条件。为此,中国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对现有服务产业进行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力争早日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服务出口,坚持走质量和品牌之路。

  4.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出口秩序

  贸易强国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和有效发挥商会的作用,规范本国的出口秩序。我们应借鉴贸易强国的经验,充分利用商会开展国际市场调研工作,及时全面地掌握有关信息,在企业和政府之间架起一座能够迅速传递信息的桥梁。同时,商会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管理好行业内的经营秩序,防止企业之间出现低价竞销的行为。同时还要加强自律,倡导公平竞争,处罚低价出口,反对内部的不正当竞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