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变与不变

http://www.CRNTT.com   2014-09-24 08:46:52  


以投资为核心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要转换到消费驱动的模式之上已获得了普遍认可。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经济新常态幷尽可能平稳地实现新旧两种经济模式的过渡,是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考验。
  中评社北京9月24日讯/国际金融市场上这几天备受瞩目的有关中国企业的大事件,自然非阿里巴巴集团登陆纽交所莫属。按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计,阿里巴巴市值达2314.39亿美元,整体估值超过了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在华尔街一时无两的风头,还大大刷新了中国在全球投资人眼中的世界工厂形象。除了中国制造,在互联网行业也能上演同样精彩的中国创造。但独木不成林,阿里巴巴集团能否作为中国经济转型之后经济新常态的代表,还是个值得商讨的问题。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显然不同于以投资拉动的旧有经济模式,但新经济常态到底是什么,是否按照为大众所认同的标准来衡量,依然悬而未决。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李翔博士文章表示,伴随着人类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商业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类似于熊彼特提出的“创造式的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这种“新”经济和“老”经济的互动从没有停止过,如何处理好新旧两者的关系,非常棘手,充满挑战。“新”固然尤其革新积极的一面,但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翻天覆地取代所有旧有的模式。新老交接的过程孕育着巨大的机遇,也隐含着莫测的风险,处理不当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相当大的损失。本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被冠之以“鼠标和水泥”之争的新旧经济模式的较量在新经济拥趸的眼中胜负早已没有悬念,但当潮水退去,网络泡沫破灭之时,剩下的只是一地鸡毛。美国政策制定者显然对这个惨痛教训记忆犹新。以至于在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和重视超出了几乎所有经济学家的预期。不论伯南克 ,还是他的继任者耶伦 ,无不小心谨慎地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采取坚定的“鸽派”立场。美联储选择以强有力的货币支持和谨慎的态度,来调整适应美国经济的“新常态”。在执行量化宽松政策相当大的一段时间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仍表示美国失业率不降至6.5%的水平之前,断不会考虑退出QE。后来的事实表明,哪怕美国失业率已低过了这一关键数值,美联储对于何时完全退出QE,让市场离开低利率环境的依然非常谨慎。美联储对于美国实体经济增速的谨慎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原有的经济模式核心是投资拉动,资金饥渴症仿佛永远都得不到缓解。以投资为核心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要转换到消费驱动的模式之上,已获得了从中央政策制定者到普通投资人各个阶层的普遍认可。但是如何实现这一经济新常态并尽可能平稳地实现新旧两种经济模式的过渡,是未来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经济最大的考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