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 |
国开行摇摆舞:十万亿吨位“大象”变道 | |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14:14:10 |
改革走不下去,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钱。 资金来源是银行的生命线,不能吸收存款的国开行,发债是维持生命线的主渠道。成立之初,国开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央行向金融机构摊派开行金融债券。到2000年,这种摊派变成了国开行运用国家信用在市场上自行发债。 在2008年改革之前,作为政策性银行,国开行享受着风险权重为零的国家主权信用等级,发债成本极低,它意味着廉价的资金来源。开行因此成为除财政部之外最大的发债主体,是中国债券市场的重头角色。 然而在商业化改革之后,这一政策红利被取消,变为一年一定,甚至三年一定,债券信用问题一直未明确。 曾经有测算显示,假如国开债按照商业银行债来监管,开行债的风险权重由0%上升到与一般商业银行相同的20%,商业银行每年需再占用资本约450亿元,幷且受到集中度的限制,商业银行很快将无余力购买新债,2年左右其发债空间将消耗殆尽。 据财新网报道,自2008年以来,政策的不确定使得国开行的发债成本比转型之前上升了至少50个基点,大大高于以往4%的平均收益率,而且时常不得不一再推迟发债计划。 “既让干着政策性的活儿,又全靠自己赚钱,谁也不是神仙。”上述国开行研究院高层替国开行叫屈,他时常能看到办公楼里,处长们在楼道里跑着送文件、跑着开会,要援藏、援疆,甚至对水灾、旱灾提供支持。在他看来,国开行一直很努力地“不给家长添麻烦”,“哪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自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后“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走出去”战略实施……这些国家战略每每都需要国开行,但同时又削减了其唯一的特权——发债的准主权级国家信用。 国开行现任董事长胡怀邦在2015年4月14日接受采访时也透露,2008年后开行债信采取“一年一延”的权宜方式,国内外投资者对国开行发展存有疑虑,发债难度不断加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