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港澳论语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中评论坛:特朗普对台政策思维剖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7-31 00:09:09  


黄介正
 
  黄介正:台湾对美国的工具价值  已从早年的“反共”变成现在的“制中”

  谢谢亚中兄,也谢谢中评社,让我们好友有机会聚一聚,平时都没有机会坐下来聊这么长时间。我觉得这个大纲设得很好,尤其是中国大陆不同阶层的对台领导班子陆续到位之后,讨论这个课题非常重要。下面分几点来讲一下我的想法:

  第一,美国对台是向来从属于两个部分,一个是美国整体的亚太战略部署,另外一个是美国对中国政策的规划的一环。也就是说,当美国在思考美台关系的时候,从1949年,甚至更早,就是它“亚太局”中的一部分,对台湾是亲密还是疏离,是交好还是有芥蒂,很多时候都是随着美国整体的亚太政策作调整。同样,美台之间也不是单独的双边关系,虽然我们的“外交”系统一直希望推动一个互不干扰的美台、美中关系,希望美国不要每次和中国大陆交往就要想到台湾,也不希望每次和台湾交往要考虑中国大陆的因素,可是,它毕竟是一个事实。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不客气地说,台湾对美国而言,不论是战略价值还是经贸伙伴,亦或是安全棋盘里的一颗棋子,台湾对美国都只是一个工具(Taiwan as a tool),是“工具论”。从早期俞大维部长的时候开始,台湾和西方公司进行合作时,美国都是透过台湾来实行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政策,而且是用比较强势的方式进行劝说、要求,甚至是强迫台湾来执行美国的利益。

  今年是戊戌年,是823炮战六十周年,当时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台湾与美国的关系、当时台湾对美国的依赖和配合,程度是高于现在的。所以我个人不觉得,台湾现在亲美的程度高到需要拉警报的地步。过去台湾亲美的程度更高,这是一个基本点。

  如果从“工具论”的角度来讲,它开始于更早的时间。我们不吊书袋,不要因为我们是教授就扯很远。我认为这个变化的开始,是从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开始。我也不认为美国政府在兢兢业业寻找下一个敌人。我要讲的是,在冷战之后,台湾的“工具价值”,从“反共”变成了“制中”。它是一个渐进式发展的曲线。以前台湾是持“围堵共产主义” 等方面的意识形态。ﻩ

  另外一个,冷战时期的思维是把敌对方包围起来,不交流。不像现在,全球经济贸易一体。过去被制约的对象,是把经济贸易军事外交全部都限缩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围堵”,但现在有了基本上的改变。

  第三个改变,在冷战时期,美国的决策阶层、顾问群,都和中国有一定的链接,比如爸爸妈妈是传教士,或者自己就是在中国出生,在台湾学习中文,我把他们简单地统称为“Sinologist知中派”;可是冷战结束之后,突然有一批以前教我的老师失业了。这批人一辈子在研究苏联问题、在研究冷战,这批人我叫他们为“Strategist战略派”。这些战略派在寻找新的研究课题和目标时,比较容易锁定中国大陆,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决策团队成员变得复杂化。以前是懂一点中文的人,现在是不但不会讲中文,而且学术基底训练是西方的方法论,不是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国人的习性以及战略思维的出发点来理解中国。这个改变一直牵涉至新时期,包括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是商人,台湾对他来讲,工具性质就更高了。所以我觉得,从“反共”到“制中”,从相对单纯的知中派加入了战略派,使得美国对台工作的思维发生了改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