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中评智库:台湾前途与统一模式路径 | |
http://www.CRNTT.com 2018-04-19 00:14:12 |
最令美国政府痛苦的也许不是陷入泥淖带来的折磨,而是经过挣扎依然看不到出路的绝望。到1965年7月,美军作战部队全面投入作战,到1969年初,美军总人数高达543000人。同时,美国空中打击的规模和手段也达到了常规战争的极限。美军损失惨重,却没有收到效果,士气低落,大失脸面,且受到国内舆论谴责。朝鲜战争的结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国内共识难以为继。越战的旷日持久、代价高昂、前景黯淡却远远超过了朝战,美国国内反战浪潮高涨,社会分裂严重,年青一代沉沦,国内体系动摇,政府一筹莫展。深感绝望的约翰逊政府终于有所醒悟,决定调整战略,探寻和谈之道。至此,美国理想主义外交宣告失败,轮到现实主义外交来收拾残局了,随着理想主义之梦的破灭,战后以来风头甚健的美国例外主义——一种标榜美国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仰——也几乎走到了自焚的地步。自然,美国的全球战略和政策已经不攻自破,修复它们的重任落到了尼克松肩上。 (二)美国“光荣”撤退与北越武力统一 尼克松的任务确实艰巨,他要承受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战败的痛苦,退出越南意味着必须放弃过去20年来四任总统的承诺,这无异于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蒙受耻辱。所以,尼克松想退而求其次,争取所谓光荣撤退和光荣和平。他为此付出了四年努力,边打边谈,且战且退,总算没有不战而降或不战而退。但到1975年柬埔寨和南越于两周之内相继落入共产党之手时,美国已鞭长莫及,只能痛睹多年努力尽失流水,光荣随梦想一起破灭。从逻辑上讲,既已撤退,美国就不想也无力卷土重来了,连国会也丢掉了幻想,撒手不管中南半岛了。尽管如此,放开眼界来看,尼克松的功绩并不算小,他放弃了本来就不应抓住不放的东西,实实在在地抓住了本该把握好的东西,前者是中南半岛的乱局,后者是世界格局的实质。没有这一放一抓,就不会有苏美缓和、中美关系解冻以及集体安全⑥。正是在现实主义指导下,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的需要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美国的全球战略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可以说,中南半岛的经历和越战失败的教训使美国外交成熟了。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因祸得福。相比之下,没有这番惨痛经历的苏联后来在阿富汗上演了越战式的悲剧,并给已经没有弹性的帝国敲响了丧钟。随着美国元气的恢复和苏联力量的衰退,美国外交的理想主义因素又在里根时期活跃起来,当时的国际条件也有利于它重新抬头。但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外交却不是理想主义的一统天下,现实主义牵制着它,越战的教训时常敲响警钟,提醒外交政策制定者,在以美国为主导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美国仍须现实地看待世界力量结构,认清美国国家利益与国际体系、地缘政治、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 美国全面撤退的直接后果就是越南的民族解放和武力统一。诚如《多米诺骨塌落》一书的作者所言,“战争是最高的政治。只有达到了政治目标,战争才算打赢。部队和武器——如同外交和金钱一样——本质上是达到政治目标的手段。美国在二战后进入印度支那带有混乱不清的政治目标。经过30年的努力,她离开了那里,其政治理念与起初一样模糊不清。从同一个开端起,胡志明就把胜利界定为从外族占领下获得民族解放和北越与南越在共产党政权下实现统一⑦。”是的,胡志明对越南战争的胜利所做的界定是,南北统一和民族独立。这应该是他的政治遗嘱。笔者以为,越战对越南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北越而言,既是抗美卫国,又是统一国家的战争。作为世界反帝反殖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冷战中的局部热战区域,越南一直在战火中发展建设北越和推进南越民族解放,也是国家统一进程。面对美国这样强大的对手和当代人类最残酷的战火,越共领导下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致力于不懈的斗争,其任务实际上就是国家统一运动和武力统一战争。越战已经打到了极致,越南已经无所顾忌了,可以失去一切,但要赢得民族解放和全国统一。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