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和平协议 两岸如何确立彼此身份

http://www.CRNTT.com   2009-05-15 00:31:02  


 
    一中原则的“新三段”诠释

  从这段历史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台湾第一次政党轮替后,陈水扁挖空心思所搞的“去中国化”和“正名制宪”,其实只不过是在执行当时国民党所订的“李登辉路线”。当然,中共当局对台湾的政治走向并非毫无所觉。2000年5月,民进党籍陈水扁就任“总统”,他先摆出柔软的姿态,宣布“四不一没有”,促使中共领导当局重新思考两岸关系的定位,并接受国统纲领中“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一部分”的观点,调整两岸目前归属的表述方式。

  2000年8月24日,中共副总理钱其琛在会见联合报系访问团时,首次公开提出“一个中国原则”的“新三段”诠释,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不容分割”,并强调“一个中国是两岸能够接受的最大共同点”。在此之前,中共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传统表述方式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不容分割”。两者相较,中共的态度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弹性,并给予双方较大的回旋空间。

  其后,钱其琛曾数度阐述类似的论点。2002年3月5日,中共总理朱镕基在“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的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一个中国”的“新三段论”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一中新三段论”首次出现于政府的报告。

  2002年9月13日,中共外长唐家璇在第57届联合大会演讲时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实现国家统一,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和不懈奋斗的目标”。这是中共第一次在国际场合宣称“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而非“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包容性的“中国”概念

  在大陆看来,这种“一中新三段论”的提法,应该是台湾比较可以接受的。在国际政治现实中,“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无可否认的是:在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之前,“中国”在国际上曾经一度是意指“中华民国”;甚至到1971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被排出联合国之前,仍然是如此。

  同样无可否认的是:在历史上,“中国”这个概念出现甚早,它源自两千多年前的夏朝。《左传》记孔子之言:裔不谋夏,罔不乱华。《说文》解释:“夏,中国人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由此而有“华夏”之称。华夏居中而四周为蛮夷,故夏人自称“中国”,即“中土之国”。从这个意义来看,“中国”并不是政治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或是地理的概念。在“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早已存在。

  对台湾而言,“一中新三段论”可以解释为:自从1949年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之后,号称“中国”的疆土已经分裂成“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虽然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这个“中国”既不等于“中华民国”,也不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既包含台湾的“中华民国”,也包含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共看来,这可以说是对台湾当局的一种让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