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光合作用”书店的倒掉……

http://www.CRNTT.com   2011-11-08 11:00:12  


 
4 历史 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讨论实体书店是否有美丽未来之前,可照一下历史之镜。

  中国当代民营书店的发展史,正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侧影。又因书籍出版发行本身所拥有的文化特性,民营书店既受惠社会发展的朗风,也经受其阴雨。

  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积极发展集团书店,适当发展个体书店”的方针,开启了民营书店的大幕,之后几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连续发布有益民营书店发展的政策与规范。

  当时知识界颇有期待,哀叹文革时期的书籍荒芜,精神家园苍白,为尚未立足的民营书店赋予了斑斓的文化色彩,认为它们将促公共文化与思想的交流,提升国民素养。

  1989年11月,《关于加强集体、个体、私营书店(摊)管理的暂行规定》,界定了民营书店的经营范围:“民营书店不得向出版社和期刊社承揽书刊的总批发(总发行),不得以任何形式批发由新华书店包销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重要文献、党和政府统一规定学习的政治理论书籍、中小学课本和大中专教材。”这一规定,虽是经营范围的规定,但敏感者迅即发现这个规定中的不公平因素,但大多数人仍持乐观心理,毕竟文化趋于多元化,图书品种也在迈向多元化,市场上主沉浮之书,自然有其促利增润之内力。

  1996年,中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进入“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阶段,图书批发销售中心建立,图书发行逐渐转换为企业经营模式,图书发行营销抬足进入市场化之蓝海,而民营书店的发展也正是在那时得以壮大。

  刘苏里叙述了万圣发展史,其实是中国当代民营书店所共享的发展史:“到1978年,独立书店作为一个物种,还在分娩前的剧烈阵痛之中。1981年后,行业分管部门多次出台允许办个体书店政策,但收效甚微。1992年,我的书店开办,还是借鸡下蛋——挂靠,1993年“正名”,仍是戴红帽子。直到中央下决心发展民营经济,摘红帽子的改制工程才于1996年开工。书店彻底恢复独立面目,已是2001年的事情。这一年11月,中国入世谈判修成正果。”

  5 未来 何妨吟啸且徐行

  2010年,第三极书局以总亏损7800万元的困厄之境,黯然退场。以“做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高调登场,在与国营书店一番价格激战后,疲倦至死,荣枯不过三年,其惊险程度,堪比过山车。与之相随的,是互联网图书销售越来越强势。

  上海季风的创始人小宝,与北京万圣的创始人刘苏里,在2010年,有一个关于民营书店存亡的对话。他们坦然相告,实体书以及实体书店何时会消亡,心里已有一个时间表。

  大势所趋,非理想可以力挽狂澜。当时刘苏里所做的惊人预测,今天看来,更有深意:两三年后,实体书店将迎来最困难的时期,但2017年将是图书零售的黄金期。原因是,大量实体书会随着电子书的发展,消失殆尽,而有百分之十五的实体书品种将会保存下来,高价、精装、低产为其特点,有钱、有闲、有闹之人,则为其消费对象,他们的垂范效应,将引领时尚。

  换言之,电子出版和网上书店将让图书出版发行,进入一个快速消费品式发展的时代,遵循市场规律,以其低价量之优势,获得它的繁华,而传统实体书和实体书店,借势怀旧与时尚,则走向小众化,实体书重装登场,以奢侈品的身份,在市场上确立自己的应需空间,自成典藏精品。

  刘苏里虽是以理性经济人的口吻,道出这番预测之见,但是支撑他观点的,仍然是一种文人式的情愫:书可以打折,思想无折扣,实体书会消亡,阅读不会消亡,阅读方式会随着技术的革新而改变,怀旧则会为纸质书的书香,留下发幽释馨的角落,有需求就有市场。

  万圣书店的墙上,挂着美国绘画作家Shel Silverstein的作品《阁楼上的灯光》,女主人“醒客张”为它配上修改过的郑愁予的诗,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亮起一盏灯。这句话的隽永意韵,怕早已在万圣的喜爱者那里落根成长。书店的灯光,美好如诗,只因人们内心有一种渴望,对书,对知识与思想,对自由,这是人内心业已久远且死不掉的渴望。

  万圣书园的发展姿态,正如苏轼诗,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