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视野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科学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推进城镇化

http://www.CRNTT.com   2013-12-13 08:29:26  


 
  (三)发达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大城市病问题显现。

  在人口集中、投资投机以及消费的推动下,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 高企的房价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交通拥堵促使大比例财政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将突破500 万辆,耗用了大量的资源。据环保部发布的《2011 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北京等45 城市空气质量超标。

  大城市消耗着巨量的电能、天然气、煤、燃油等能源,此外,生产生活垃圾和废水面临巨大的处理压力。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 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 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的1/10,缺水形势异常严峻。

  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问题的对策

  文章提出,(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扩张,物质资源消耗大而效率不高。经济转型不是简单的经济布局转换,而是要求技术创新,没有新技术革命就不能给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关停了高污染高耗能的老首钢,在河北曹妃甸通过生产技术、流程和管理的大量技术革新、升级和优化,新建了一个绿色的高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的新首钢。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吸引了相关配套行业的投资聚集和就业。

  (二)以创新推动资源禀赋地区的产业升级。

  资源禀赋地区的资源开发要提高技术含量,向深加工方向发展,而不是简单的资源输出。要不断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高附加值。

  (三)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提高就业技能,合理分流人力资源。

  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更需要创新型、领军型的专家人才。发达地区出台各种优惠、鼓励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置换,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就近分布在人力资源输出地区,既缓解了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安居乐业的保障能力。

  建立城乡医疗、教育、文化帮扶机制,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和社会共建基础设施,从业人员由发达地区培训轮岗等制度。社会事业水平提高将会有效回流在发达地区从业而未能安居者,并能带动投资与消费。平衡收入分配, 首先要加大社保制度以及财政转移分配的力度。其次是减少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

  (五)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合作社,改变目前以家庭为单位先生产后找市场的落后局面。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做订制农业、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农民把地租给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民又在合作社工作,使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收获后按比例分成。

  农业产业将是未来的大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待开发资源。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是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调整经济结构与布局,改善民生,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缓解特大城市压力,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