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郭沫若的“后悔” | |
http://www.CRNTT.com 2014-12-17 12:15:34 |
这篇两万字左右的史论的结句是:“李岩的悲剧是永远值得回味的。” 当年攻击郭沫若最烈的《中央日报》主笔陶希圣,在其回忆录中说,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以“‘李公子'自命,说李闯王如果听从李公子的话,必能保有江山,不致败亡”。这当然并不准确。郭沫若还不至于如此缺乏自知之明。但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郭沫若对这位“以举人公子身份而终于肯投归李自成”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故虽不宜说是夫子自道,毕竟有心灵之交应。 郭沫若对李岩的偏爱连带到红娘子。以文学家的眼光,郭沫若在史论中称“红娘子故事是极好的小说材料”,两年后在《关于李岩》一文中,补充介绍一则新发现的关于李岩和红娘子的史料,又称“这倒是绝好的戏剧或小说的材料”。 1947年7月,郭沫若在《历史人物·序》的结尾部分,再一次论及李岩: 我本来想把李岩写成剧本的,但没有成功。已经有好些朋友把《甲申三百年祭》写成剧本了,可以省得我费事。不过我还有一种希望,我们应该把注意力的焦点,多放在李岩的悲剧上。这个人我们不要看他只是一位公子哥儿的读书人,而是应该把他看成为人民思想的体验者、实践者。虽然关于他的资料已经遭了湮灭,在思想史上也应该有他的卓越的地位的。 看来郭沫若在酝酿两年仍未产生创作灵感之后,虽然对于好些朋友写出的剧本并不满意,但也只能以“省得我费事”的自嘲,对自己“要用全力来实现”的创作计划表示放弃了。当1946年2月写《关于李岩》之时,作者仍在作是否写成上下两部的构想,及至写《历史人物·序》之际,这一年半来经历了沧白堂事件,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与黄炎培等民盟政要往来于宁沪道上,斡旋于国共之间,勉力为和平民主而呼号奔走,恐怕已难得再有沉静构思的心绪了。作为一个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郭沫若在革命活动遭到挫折致客观环境使之无力施展政治抱负的情势下,作为文学家和学术家的一面便高扬起来。反之亦然。国共和谈破裂,内战爆发,中共对于这位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期勉,在周恩来1946年除夕自延安写给他的信中,表达得情辞并茂: 国内外形势正在孤立那反动独裁者的过程中进展,明年将是这一斗争艰巨而又转变的一年,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人民路线,我们必能克服困难,走向胜利。孤立那反动独裁者,需要里应外合的斗争,你正站在里应那一面,需要民主爱国阵线的建立和扩大,你正站在阵线的前头。艰巨的岗位由你担负,千千万万的人心都向往着你。我们这一面,再有一年半载,你可看到量变质的跃进。那时,我们或者又携手并进,或者就演那里应外合的雄壮史剧。 此史剧非彼史剧也。以政治活动家的敏锐眼光和审时度势,郭沫若既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现实的政治斗争,又很难想象会不计时宜地创作一部以表现李岩悲剧命运为旨趣的历史剧。但郭沫若终究对李岩悲剧命运难以释怀,因而对于朋友们的创作特别地强调了“应该把注意力的焦点,多放在李岩的悲剧上”这“一种希望”。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