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故宫之“门”,一个国家的文化之殇

http://www.CRNTT.com   2011-08-22 14:09:37  


 
  另外,据颇受公众关注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陈述,台北故宫的财政极其透明,详细到雇佣了多少人和每一分钱的用途。“立法院”也会进行监督,一年两次他们都要向其做报告。他们自己的网页也有所公布,上面分几个部分,赞助会列出指定用途,委托业务里像礼品店、餐饮等每年都会定时公布开销。门票、礼品店、餐饮服务、品牌授权等全部收入,大部分进入公共财政,一部分进入艺术发展基金,用于购买文物等。每一笔款项都会公布在网页上,各种明细都一一可查。此外,周功鑫秉承“行塑典藏新活力,创造故宫新价值”的理念,极力拓展了故宫的价值与教育功能,放大了故宫的文化公共属性与文化建设的责任,具体如筹建“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开办文化创意课程邀总裁上课、把故宫的形象时尚化,让台湾年轻一代也喜欢上故宫等等,想尽办法让民众亲近故宫,爱上故宫,而不是使之成为少数人的“声色场”。 

  这些做法,无疑值得北京故宫深刻地学习,只有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回归文博单位的文化公共属性,才能从根子上避免一次次地将自己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声名狼藉。 

故宫之“门”背后国人的文化焦虑

  据故宫博物院官网3日消息,对造成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但《文物保护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文物收藏单位工作人员,“因不负责任造成文物保护单位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或者吊销其从业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是他们却以不能告人的“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规定”(自称依据故宫博物院《藏品管理规定》第10章“奖励与惩罚”之第86条,但拒绝公布条款具体内容,称此为故宫博物院内部管理规定,不便对外),就算打发过去了。 

  除此不表,从“记大过”、“行政警告”以及“错字门”与“会所门”之时的“未交院里检查”、“未向领导请示”等用词来看,亦可见故宫的官僚化程度何其严重。于是,在过度官僚化与无序商业化的两个极端上,故宫游离于文化越来越远,离其的公共文化属性,也渐行渐远。 

  而故宫内在的体制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据《东方早报》刊发知情人士的说法称,“故宫情况是,一些专家忙着在外面鉴定,不干正活,而故宫管理上的混乱又导致专业不受重视,那么还有谁愿意潜下心去干呢?所以,真正搞科研的人流失很严重,我听说去年保卫方面的一个中层干部因为希望清闲一些,居然搞关系调到了科研部门,而这人对科研其实根本不懂。”另外,从故宫的领导班子的背景看来,从术业专攻与学术修养都差强人意,典型的如新闻发言人冯乃恩自我坦诚“不搞业务我不知道”。可事实上,他还兼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院办公室主任,如果他真是不搞业务的,却在如此重要位置,这不就等于所托非人吗?而且南京博物馆方面还证实,被损坏的并非哥窑,而是更具价值的官窑瓷器———这似乎更加说明,他们不是“不搞业务”而是“不懂业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