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中国评论月刊:建构两岸整合共同体史观

http://www.CRNTT.com   2011-09-28 00:09:21  


 
  (二)认知:在对“大势”的判断中决定“我选谁”

  认知,涉及事实与原因;认可,涉及好坏与态度;认同,涉及忠诚与行为。

  正常情况下,只有被“认知”的,才会被“认可”;只被“认可”的,才会被“认同”。不以正确认知为基础的“认可”,盲目而脆弱;不以真心认可为基础的“认同”,虚假而短暂。

  “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一个国家”,既是国家认同的内容,也是国家认同的动力。笔者认为,从时间维度讲,此处的“怎样”,显然包括“过去怎样”“现在怎样”“将来怎样”等三方面,而这些皆为史观内容。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认同的倾向。

  以台湾问题为例,台独分裂势力对历史(台湾历史、大陆历史、两岸关系历史、世界历史等)的错误认知,是其研判两岸关系大势、抗拒中国国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他们没有认识到,台湾问题在大陆的高度敏感性及大陆反对台独时的坚决性,是由近代中华民族之屈辱历史及艰难奋斗历程决定的,绝不是某个政党为了所谓一己之私而刻意强化的“狭隘民族主义”;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几千年漫长历史的分合规律,统一是主流、是大势所趋,而台独分裂活动拂逆中国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注定要失败;他们没有认识到,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此结构性背景下,执迷不悟地以“不沉航空母舰”自居、妄图依靠美国“为台独而战”,创造所谓“台湾建国”的“光辉”历史,无异于缘木求鱼。

  (三)情感: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明确“我爱谁”

  认同,是情感的升华。一个共同体只有能够使人产生好感,才称得上有吸引力。人们不可能真正认同一个被自己内心界定为“敌人”的国家。敌我观念截然相反的两个(或更多)群体,不可能维系共同的历史认同、国家认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