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高校评职称:权力说了算,学术靠边站

http://www.CRNTT.com   2012-05-14 14:23:41  


    
  政府部门管的过多,统的过死,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极为有限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带有国家用人的特点:岗位结构、职数比例由国家控制。通过定编定岗控制结构;通过职数指标控制比例;通过组建评委会,评审任职资格,控制用人标准;通过核发工资控制财政支出等。现行职称管理权限集中于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政府部门管的过多,统的过死,以至高校用人自主权很小。现有的职称管理制度中,指标的分派、评审标准的制定、任职资格的评审(除少数学校有评审权外)大都集中于上级行政部门,单位只能推荐和聘任,由于评聘不分,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极为有限。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已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事业单位应该有用人的自主权,国家用人应该向单位用人、社会用人转变,身份管理要向岗位管理转变。但明显可以看出的是,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却偏偏是逆流而上,对人才的管理方式完全违背时代要求。 
   
   行政化评审等于领导说了算、教授靠边站  
 
  评委认证资格不看学术成就、只认职位高低,请客送礼评职称成为常见丑闻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职称就由行政领导或党委任命顺延至下,目前高校校一级学术委员会,常由学校领导以及每一学科各自任命的一两名教授代表组成,从成员产生看,是任命而非选举,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的,不是由教授民主推选出来代表大家履行职责,而是由学校领导、院系领导一起商议决定享受,学术委员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成员担任着校院系的领导职务,省级教育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构成也与此类似。所以委员们就能轻而易举地当上教授、博导,并且凭借这些权利在国家评审机制中获得话语权,通过国家评审机制中的话语权从而光明正大并轻而易举地进行各种学术资源的交换。

  学术委员会的这种构成,使多数教师、教授的利益完全被少数教授左右,学术委员会对教师的职称评审具有终审权力,那些进入这个委员会的教授,也就拥有了“生杀大权”。因此,每遇评职称的季节,就成为社会热点的时候。有的单位争指标、争评审通过几乎演化成“肉搏战”。请客送礼评职称拿项目,也就有了强烈的利益驱动,成为近年来高校中最常见的丑闻。 
  
  目前,虽然我国SCI论文总数居世界第9位,引文数居世界18位,但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文数却只有3.01次,居世界第124位。 
   
  论文重数量轻质量,发表论文数居世界第9位,但论文质量却居世界124位

  在多数省市和高校的评审条件中,对教师的著作、论文、科研项目鉴定、获奖等都有具体规定,而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等却被放在次要地位。于是,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搞科研,轻视教学工作,不愿意多上课。职称评审中以科研和论文为中心是对教学中心的否定,因而是本末倒置的。导致许多大学里出现“教授不教、讲师不讲”的现象。

  以SCI论文为例,我国SCI论文增长明显,数量已由1991年的8997篇上升到2003年的49788篇,平均4.74年增长一倍。论文数量占世界份额也呈快速增长态势,由1991年的1.3%上升到2003年的4.5%,每5.98年增长一倍。但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我们的论文被引用数量在2000年达到高峰后,最近几年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目前,虽然我国SCI论文总数居世界第9位,引文数居世界18位,但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文数却只有3.01次,居世界第124位。中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名列世界前列,但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成果乏善可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