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远离乌托邦:告别鲁迅式的国民性改造

http://www.CRNTT.com   2013-09-22 14:05:58  


“民族劣根性”是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经典总结,改造国民性是他毕生努力的目标之一。图为以清末为背景的话剧剧照。
 
  鲁迅的遗产 为中国人烙上“红字”

  鲁迅对民族劣根性的总结与批判深入国人的骨髓,于是任何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都习惯性地归结于民族劣根性,让中国人一直心存极强的弱国心态。官场贪腐滋生,分析家认为是中国人劣根性造成的结果;中国人出境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刻字,道学家认为,都是民族劣根性造成的。中国人“太认真”,属于劣根性,要不得;中国人太冷漠,属于劣根性,理应改善;中国人不团结,属于劣根性,应该改变等等。中国人几乎永久性地背上了“劣根性”的烙印,如霍桑笔下的海丝特.白兰一样,要永远佩戴那个代表耻辱的红字。”

  所谓民族劣根性,全是人性的自然体现,冠以“民族性”的帽子就显得堂皇了很多。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基于人性的各种卑劣根性,所以西方基于人性本恶论进行制度建设,将规约人性作为制度的重要目的。然而,一直推崇人性本善的中国,遇到所谓的劣根性就痛恨,并认为那是特殊民族、特殊环境养成的,所以要改造,要改变。基于民族劣根性而形成的弱国心态,更让中国人背上沉重包袱。于是,改造民族性、国民性就成了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英勇行径。改来改去,也改变不了人性,鲁迅辛苦恣睢的努力,不过是为大家烙上“民族劣根性”的永恒印记罢了。

02 文化传统有自生逻辑 国民性改造成伪命题

  文化传统 基于人性的自我演变

  鲁迅等试图改造国民性的老一辈学者找到的分析原点不是人性而是文化和传统。如,鲁迅对传统礼教的批判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酣畅淋漓,可是,如今传统礼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近百年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依然没有改变。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中痛批让不节烈的妇女承担国家衰亡责任的行为,进而提出传统礼教应承担国家衰亡的责任。其实,不节烈夫妇负责也好,传统礼教负责也好,两种观点的内在逻辑是同构的。传统文化也好、制度也好,都是基于人性而形成的,都有一个自然的演变规律。用外力扭转或改造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鲁迅希望通过思想运动或文化运动,将满身民族劣根性的中国人改造为西方国家那样的现代公民。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及同时期的激进派开展文化运动,并在这个过程中割裂了传统,导致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被否弃,而新的价值与观念由于水土不服又没能建立起。文化传统有一个自我演变的过程,有自身的自生逻辑。这种通过外力连续刺激的方式,难以达到文化革新的新高潮。他们这一代人归根结底是忽视了人性与国民性的关系,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关注过人性。

  传统的回归 保守主义的认识路径

  文化传统源自人性,文化传统又塑造国民性。所以,国民性改造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换句话说,国民性本身就无法改造。这就是为什么改造国民性的努力最终酿成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暴力行为,无论是打倒孔家店还是试图将汉字拉丁化,都是这类力求改造国民性行为的间接后果。正如埃德蒙.伯克所认为的一样,国家在地理上和历史上的是民族的载体,它体现了人的社会功能,世代相袭,并形成值得尊敬的传统。人们对于传统只能满怀敬意地加以珍惜,小心翼翼地加以维护,而决不可以动辄加以否定,乃至砸烂。如果批孔的吴虞地下有知,或许会对自己生前的年少轻狂报以歉意的微笑。

  伯克的保守主义观念来自对法国大革命的深刻理解与批判。保守主义观点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丑恶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补救之道是求诸经受了漫长时间考验的传统智慧。”鲁迅时代的文化运动,反保守主义其道而行之,并没有为中国带来新的文化,反而给中国造成了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负担。鲁迅时代的人,有深厚的旧学素养,所以割裂传统对他们没有影响,但对后世却影响深远。近来,有统计数字显示,《红楼梦》为无法读下去的名著之首,足见当代人与传统相互割裂之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