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世界经济新变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09:12:38  


对中国而言,未来在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同时,需要保持对货币汇率、资本流出入的掌控力,严防国际游资快进快出对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带来的冲击。
  中评社北京2月10日讯/2013年世界经济总体发展形势略弱于上年。美欧日发达经济体经济缓慢回升,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各大经济板块呈多速复苏、缓慢增长势头。美欧日强力推进贸易自由化构想,亚太地区多种合作框架竞相发展,区域合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中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一、各主要经济体多速增长,经济“引擎”或将进入切换期

  《国际问题研究》发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发展研究部主任姜跃春文章指出,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出现诸多变化,其中突出的变化是发达国家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出现了结构性转变。新兴经济体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相对下降,美、日等发达国家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尚存

  2013年起,美国财政自动减支开始生效,政府支出呈负增长态势,同时随着个人税率上升,预期对个人消费可能会有负面影响。尽管如此,2013年以来,美国多项经济数据向好,总体形势明显回暖。据美国商务部2013年12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速终值达到4.1%,增幅不仅高于前两个季度的1.1%和2.5%,也创下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13上半年,非政府部门支出形成的GDP增长分别为1.92%和2.68%,高于整体GDP水平,说明美国正在克服政府支出支撑经济增长的常态。经过六年的调整,美国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呈持续回暖、量价齐升势头,旧房销售量连续第22个月同比上升,显示美国楼市的持续复苏势头。楼市反弹不仅直接对GDP有促进作用,也支撑了家庭财富和家庭消费,带动了建筑、装修、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美国经济应对财政紧缩冲击的能力。美国经济实现上述发展,主要得益于个人消费、私人库存、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尤其是设备和软件投资支出明显上升,预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趋势明朗。在以上利好因素作用下,加之购物季消费支出的支持,美国经济在第四季度仍将保持相当增速。

  从发展趋势来看,美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确定因素。首先是失业问题。虽然失业率持续下降,但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2013年9月,美国失业率降至7.2%,创2008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但劳动参与率依然维持在63.2%的35年来最低水平,非农就业人数和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仍然不稳定,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动力不足。其次是房地产市场面临金融环境趋紧问题。由于30年期按揭利率有所上升,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大幅提升,这对购房需求形成一定打压,新屋销售有滞涨势头。2013年7月和8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3%和1.2%,但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见明显增长,储蓄率进入第三季度以来又拾升势,表明美国家庭对未来信心仍然不足。另外,美国主权债务问题并未缓解,仍在上升。据《华盛顿时报》援引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字,截止到2013年10月,美国国债已高达17.075万亿美元,已超过政府规定的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要求。未来民主、共和两党能否在提高上限问题上达成协议引人关注。

  (二)日本经济平稳恢复,但前景难能乐观

  “安倍经济学”实施以来,日元贬值20%左右,日经指数最高上涨到70%,日本出口能力增强,个人消费显着上升。2013年前两个季度,日本GDP增速分别达到4.3%和3.8%,第三季度增长因日元贬值势头中止,股市大幅波动影响,GDP环比年率增长1.9%,虽高于市场预估值1.7%,但相比前两个季度增速明显放缓。在第三季度1.9%的增长中,1.4个百分点是公共投资,其贡献率超过70%。此外,民间房地产投资也成为热点,增长率为2.7%,说明消费者期望在2014年消费税提高前购买房产,东京等三大经济商圈的房地产价格明显上升,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快速复苏还带动了就业发展,2013年6月,日本失业率降至3.9%,是四年来首次降至4%以下。

  安倍“无限度”量化宽松和逼迫央行搞“人造通胀”的货币政策对日本的景气恢复确有成效,但市场出现的巨大波动也令人担忧。安倍政府面临两个急需解决的难题:第一,一旦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外国热钱流出日本的步伐将加快,依靠宽松货币政策支撑的日本经济、日本股市等能否承受;第二,日本政府债务已相当于GDP的2.4倍以上,这种“金融增长式”的经济刺激政策能否持续。2013年5月中旬之后,日本股市连续暴跌,企业投资持续低迷,CPI增长率仍在0%左右徘徊,这些都反映了市场对安倍货币政策的担忧。此外,安倍政府将于2014年4月调高消费税至8%的预期,也给日本经济走势带来不确定性。

  无论是拉高通胀还是压低日元,都只能在短期内刺激内需和带动出口。日本老龄化社会导致的内需不振、日本企业创新乏力、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日本病”,其根本解决办法在于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