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青岛港融资骗贷案背后令人不解之疑问

http://www.CRNTT.com   2014-06-21 09:57:00  


 
  另一个让人不解的是对贷款者的尽职调查。青岛港涉足虚假融资实际运作人物陈基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有色金属交易,参与西部矿业、吉林铝业金融运作,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2003年西部矿业定向增资,西部矿业与9家投资者签订协议,以每股3元的价格定向配售1.9亿股。陈基鸿实际控制的湖北鸿骏投资有限公司认购了西部矿业14%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2006年7月7日,湖北鸿骏将其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北京安瑞盛科技有限公司,未披露转让价格。2007年7月西部矿业上市,募资超60亿元。2008年7月,西部矿业小非解禁,股价在2008年曾跌破5元。安瑞盛在2009年一季度彻底退出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有媒体测算实际获利接近20亿元。

  据《南方周末》报道,2004年,吉林省国有大型企业吉林铝业宣布破产,随后该企业员工不断上告,认为企业6亿元固定资产和27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被以招商引资名义3000万元低价售予青岛鸿骏公司,两年后青岛鸿骏又将原吉林铝业的动产和不动产出售卖现至少3亿元。青岛鸿骏老板,依然是陈基鸿。

  最后的谜团是,陈基鸿贷款用于何处?从履历看,陈基鸿更像是玩金融的白手套,对从事实业缺乏兴趣,实业成绩不佳。合理的怀疑是,套取的平价资金被用于跨境套汇套利,陈基鸿的赌博兴趣在此尽情体现。当然,贷款用途需要证据,通过陈基鸿事件,我们可以窥知造假套现、套汇、套利者的真实运作模式。

  文章指出,在一个逆淘汰的市场中,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陈基鸿也许被各路金融机构视作必须争取的香饽饽,风险控制被置之脑后,人们关心的是只要大树不倒,也就能分一杯羹。这样的风险文化不破除,中国金融业将没有未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