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袁伟时:文化保守主义不可取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2:41:50  


 
  子云:杜维明先生文章中曾说道“修身”是核心价值,我很想问的是,我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你个人的选择,是政治家的职业选择,它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核心价值吗?

  袁伟时:关于“修身”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在中国来讲,在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基础上,在法治的基础上,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胡锦涛鼓励官员,你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首先是法治。这没问题。如果真的提倡这个道德规范,是有中国特点的。不过,也要承认西方的官员、西方的个人有忏悔的传统,这其实也是“修身”。

  杜维明先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是独特的。

  子云:我觉得不独特。基督教中不就这样吗?自省和忏悔。

  袁伟时:我也认为这个不独特。我自己没有系统地研究过基督教文化以及各种文化里面是怎样对待这些问题的,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提出来的我都感到说服力还不够,都不够独特。

  我一直在观察,看看专门研究儒学的那些人究竟有哪些方面的发现,但迄今讲的东西我都不太认同。

  子云:很可惜我今天没能集中提问,这个问题也是要问杜老师和您的。杜老师说是很赞成民主人权的,但是他同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想问他在认同民主人权、宪政这些框架下,传统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有哪些贡献呢?

  袁伟时:我反覆考虑过,我相信仁义礼智信作为道德规范,是各个民族都有的,但是中国的传统里面灌输了太多的等级和三纲的内容。所以我感到要肯定这几个规范,就要先有两个前提,一个是谈这些道德规范必须在自由法治的基础上、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基础上。第二个是在中国传统里面要去掉三纲。

  如果有这两个保留条件,那仁义礼智信是值得肯定的。仁爱、正义这些规范理念上说是对的。我认为不要将道德规范孤立化,因为它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冯友兰讲过要“抽象继承”,要考虑他提出这个命题的背后是什么?无非就是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要去掉,用这个抽象概念灌输新的内容。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有它的合理性。

如何理解儒家的责任和担当?儒表法里太勉强了!

  子云:下一个问题,我读杜老师的书,他讲了儒家是特别有责任、有担当的,他说儒家基本精神是越有权势的人、越有能力的人就该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这不就是三个代表啊,因为你有担当,所以你把我代表了,因为你有担当,你把我的思想都控制了,您怎么看儒家的这个“担当”?

  袁伟时:我感到这是没有办法证明的命题。如果要证明的话,任何文化系统、任何官员群体都可能有两个方面,肯定也罢,否定也罢,都有大量的例子。从整个社会结构上来讲,只有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才能够形成一个真正有担当精神,真正有责任感的政治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群体。靠个人的自觉,任何社会都有,但是它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或者是强大的群体。任何时候都有舍生取义的人,但是很个别或者是少数。我们要看当时社会的整个知识阶层的面貌怎么样,官员的面貌怎么样,其他各个阶层的面貌怎么样,这样才有比较准确的社会学的意义。

  子云:我有一种感觉,先秦的儒家和西汉以前的儒家,讲的多是统治的道,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种分裂?

  袁伟时:就是法家它也有它的道,任何一个家都有一个核心概念。儒家也是这样的。它讲它的那一套,但是它讲要回归到周礼,法先王,它是有一个系统的社会结构架构在里面,它说的理想社会是有一套东西的。所以他施政的时候,你不要以为儒家的这些人光是传授知识或者是像孔子后期那样光是传道的,不是的。孔子施政结果做出什么东西来了?这里面就有统治的道。西汉以后的儒家同样讲统治哲学,这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现在有人讲后来那些施政,或者是传统的设施是儒表法里。能这样分吗?它是传统文化汇合成这样的制度。如果说好事都是儒家做的,坏事都是法家影响的,这太勉强了。因为先秦儒家它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理论看法,它有明确的制度向往——法先王或实行周礼,它自己的行动也体现了一种制度。孔子在鲁国是怎么治国的?他是不是就那么仁慈?都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