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袁伟时:文化保守主义不可取 | |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2:41:50 |
儒学会构成中国走向现代的阻碍吗? 子云:因为袁老师你一直觉得创造的源头在于自由的制度。回到我刚才讲到的问题,我们现在像复兴国学,由于政府介入太多,这个是不是你担心的?比如说我当时在对话的时候讲到了,你可能不担心过于美化,是不是担心国学、儒学背后占的国家政权? 袁伟时:对,现在的国家需要监督,政府需要监督,需要批评,就是说一个公民需要有自由表达权。按照官方的说法,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这个都是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权利。假如政府支持一种意识形态,将公民的手脚捆绑起来,限制这些权利的使用,我认为对中国社会发展很不利。 子云:所以我想你和杜老师关切的还有一点分歧。杜老师是从全球视野考察儒学发展,他觉得儒学发展有三个阶段,最开始是从鲁国到了整个中原大地,从中国又到了整个东亚区,他觉得现在儒学的发展可能要走向世界,他讲到东亚几个国家在走向现代的时候儒学并没有构成阻碍,事实的确如此。您是不是担心对儒学传统过度的追从会妨碍我们走向现代性?是不是说这种担心只是在我们中国目前的状态下才有阻碍?而在东亚国家或者是其他国家都不具有这种阻碍? 袁伟时:不对。因为有一些人,70年代、80年代一直在鼓吹儒家资本主义,说四小龙是儒家资本主义,现在证明都是错的。这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或地区要走向真正的现代社会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其中所谓儒家资本主义可能走得最快的就是日本了;除了经济上采取市场经济的制度以外,在教育上、思想道德上是用天皇的敕令灌输儒家的那一套,再加上制度选择的错误,结合起来就变成了发动战争侵略的罪魁祸首。儒家思想成了日本转化为军国主义的基石。其他所谓的儒家资本主义要走向民主社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子云:杜老师也讲到了日本仅仅是经济上的自由,在政治上是不自由的,在政治上使用专制王权,结果就走上了军国主义,在德国就都向了法西斯主义。“二战”到现在60来年了,“二战”后天皇的政治权力是完全虚化,现在它是不是比较顺利地走上了新的道路了? 袁伟时:天皇的权力是完全改变了。但是其他的国家韩国、台湾要走向民主,都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就是为儒家付出代价,所以儒家资本主义是不确立的。 子云:那他们还会举一个成功的例子,比如说新加坡? 袁伟时:新加坡也没有完成现代化。70年代杜维明就到新加坡讲儒学,但是近年来他反过来批评新加坡了,所以我反而感到杜维明当年站得不高。所以我今天花很大的力气讲全球化的阶段知识分子怎么看,我认为杜维明他们看得不远,没有看到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我经常讲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还要吃苦。就是说现在知识阶层不要说我就接受儒家文化,我要为儒家立言,那很狭隘了,应该是接受所有的思想文化、一切优秀的文化,然后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出现21世纪的新的孔、孟、老、庄,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有影响的思想家、政治家、大学问家,那个才是人类所需要的。 究竟儒家思想会发生怎样的作用?这个要在自由竞争里看,现在不知道,要看将来能够出现什么样的人。中国有没有哲学家、思想家能够提出影响全世界的理论?不知道。法国出了很多思想家,影响了全世界。中国将来怎么样?不知道。所以说眼光要多着重于我们的制度建设。我认为有些自由主义的学者对一些历史现象的概括很不贴切,将很多负面的东西作为正面的东西来宣扬了。比如讲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其实那时他附和康有为组织孔教会,要求把孔教定为国教,在他起草的宪法草案中规定:“中华民国以孔子教为风化大本”,梁启超误入歧途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