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李济:失踪的大师

http://www.CRNTT.com   2013-01-02 09:22:43  


 
  一个意外的收获是台大人类学系向他们移交了李济夫妇的遗物:五箱手稿、书信、公文、账目,甚至还有一部分李光谟当年留在家里的东西。其中有当年母亲劝他回台湾那封信的底稿,是父亲的字迹(寄来的信应该是母亲抄写的)。

  李济一生发掘、保管文物无数,遗物里面却没有一件古董,只有台北故宫博物院送的三两件仿造艺术品。他一直谨守自己当年立下的规矩:考古工作者不藏古物。

  李济曾说,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就是他最好的纪念品。父亲去世后,李光谟一直有一个愿望:介绍父亲的工作成绩给大家。三十多年来他整理和翻译父亲的著作,编辑出版五大卷《李济文集》及《李济学术文化随笔》《李济学术随笔》等书;他访问父亲的朋友、同事、学生、晚辈,收集一切可能的材料,写成了记录父亲治学生涯的随笔集《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后增补为《从清华园到史语所》)。

  日夜跟父亲的文字和思想打交道,他才真正理解了父亲。他发现自己对父亲其实有很深的感情,而现在父亲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令李光谟感到安慰的,是正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求学的外孙——他读的正是考古学。

  1985年出生的陈北辰起初学的是物理。2006年《李济文集》出版,陪同外公参加一系列学术活动的过程中,他逐渐坚定转行的决心。在电子邮件中,他这样回覆我的提问:

  “当时和许多从事考古或相关工作的老师,大学的、考古所的、博物馆的,甚至拍卖行的,都有过交流,或深或浅,亦正亦邪,总体上对我选择考古有所推动。最终动力是张光直先生的短文《要是有个青年考古工作者来问道》,深入浅出,道尽考古的魅力与瓶颈、精华与糟粕、过去与未来。”

  “我觉得李济这个名字对中国考古学来讲像是一座尘封地下的里程碑,它已离你很远,你也完全有理由不知道它,但这丝毫不能抹杀它存在的意义和具有的价值。近些年来许多有心人逐渐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并且努力揭开层层封土。我只不过比大家更早有机会了解到而已。”

  考古→翻译(李光谟的多半生)→新闻(李宁的职业)→考古。一切回到原点,是不是也可以算作又一次“重逢”?

  (参考书目:李济着《中国文明的开始》《安阳》,李光谟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李济卷》《李济学术文化随笔》,李光谟、李宁编《李济学术随笔》,李光谟着《锄头考古学家的足迹》《从清华园到史语所》,岱峻着《李济传》) 感谢“李济考古学奖学金”金豆豆、外研社付帅为采访提供帮助)

   作者: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施雨华 发自北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