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 |
应对全球经济减速 | |
http://www.CRNTT.com 2012-12-15 10:08:14 |
■ 中国经济的能动性 研究中国经济形势需讨论一个判断,就是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更具有能动性。能动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中国在宏观经济与长期发展重大问题上,有较多支配策略选项,政策选择自由度较高;二是作为体量最大与快速追赶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量全球影响最大。“三驾马车”宏观讨论流行语境,通常强调我国经济对外需被动依赖性,对中国能动性重视不够。当然,能动性是中性概念,较高能动性并非总是好事。如果判断和选择有误,能动或许不如被动。 对中国经济选择的能动性,可以从不同方面探讨。第一,中国当代经济成长合规律性内涵,构成未来持续发展能动性的基本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成长道路,受起点条件与外部环境影响具有深刻特点,在呈现发展形态的历史多样性方面提供了当代大国案例。不过特殊形态总是在一般规律基础上展开。就本质内容而言,中国发展经验与一般发展原理以及国际比较经验并非根本矛盾。中国当代经济成长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意义上的合规律性,意味着只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方针,坚持中国当代发展转型的正确实践经验,直面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挑战,力推改革解决阻碍中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制度瓶颈并释放制度创新潜在能量,中国经济就有望在未来较长时期持续追赶和实现现代化转型目标。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合规律性,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终究由我们自己认知与行动选择来决定,并非存在无法回避的外在“陷阱”,由此构成中国选择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第二,仍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较快推进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选择能动性的现实保障。中国目前城市化率仍仅略高于五成,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历史进程仍方兴未艾。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比35.6%,仍远高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未来相当长时期每年仍会有数以百万计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工作。中国目前用美元衡量人均收入仍不到主要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两成,客观存在的巨大差距表明中国后续增长仍有巨大潜力。中国如能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校正机制,理顺关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继续利用城市化和“后发优势”潜能推动经济较快增长。客观具有与发展阶段性相联系的较快增长潜能,构成中国经济能动性的现实保障。 第三,中国特大型国家经济体量,决定其快速追赶阶段对全球经济具有异乎寻常的增量贡献,使得中国经济能动选择必将产生显着的全球影响,构成中国经济选择能动性与全球影响力的客观依据。IMF数据显示,2000年-201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比为21%,比同期美国增量贡献比10.9%高出近一倍,比欧元区11.5%超过八成。笔者利用IMF数据估测,中国2010年-2015年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到29.4%,超过美国、欧元区、日本这三大最重要发达经济体加总预测值25.7%。 第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实践与增长表现,提供中国选择能动性的最新证据。面对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形势,中国政府2008年底推出一揽子刺激政策,很快拉动货币信贷快速扩张,并在外需剧烈收缩背景下通过内需快速反弹推动总需求V型回升。事后看这轮罕见刺激措施效果实际上利弊互见,其经验教训有待专题研究进行理性分析总结,然而中国通过内需扩张推动宏观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早最快V型回升是不争事实,表明流行观点过于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度观点并不正确。另一方面应对危机政策实践也显示,中国虽有能力相对独立地刺激增长,然而货币与经济扩张过快过猛也会造成宏观失衡并面临被动局面,这又提示我们应更好地认知和运用我国政策选择能动性,对超常刺激措施运用保持必要审慎和警戒。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实践与增长表现,是体现中国经济能动性的最新经验证据。 回顾新时期中国开放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在基本方针上重视积极主动与审慎稳健之间平衡,正确应对现实挑战并取得很大成就。不过在内外环境快速演变背景下,对一些新的重要政策问题选择边界与能动性认识,从总结经验角度看也有必要进一步反思探讨。例如新时期开放宏观经济出现一个新情况,就是如何认识和管理外贸顺差、汇率调整与外汇储备增长之间关系问题。实践表明,如果过于看重外需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简单地把外贸归结为外需,对汇率政策以及国内改革调整能动性缺乏足够认识,我们就可能真得会被动面临持续顺差失衡与外汇储备过量扩张的尴尬现实,并通过开放型经济内外失衡联系机制给货币信贷与总需求管理带来新困难。 重视中国经济选择能动性,当然不是主张脱离现实或随心所欲。相反,是要重视观察研究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矛盾与新问题,重视分析理解大国经济追赶过程中不断呈现的新关系、新机制与新规律。只有充分认识自身策略选择边界与备择可能,才能通过果决而审慎的科学选择达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新世纪中国开放经济成长面临的新挑战与新争论,背后有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选择的能动性问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