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从春运大潮反思经济转型出路 | |
http://www.CRNTT.com 2014-02-18 08:48:47 |
文章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的快速上升,许多制造业企业开始把工厂往内陆地区迁移,推动各种资源向中部、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优势资源过度集中在沿海城市的格局。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可以选择离家更近的城市就业。理论上讲,这一趋势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大规模、跨区域的春运大潮,未来春节假期越来越多的人回家不用再经历长途奔波的劳累,长途火车“一票难求”的尴尬局面或将成为历史。但春运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区域间资源配置必定走向平衡。 文章表示,近年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全新生产方式正在逐步改变人类社会,以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未来可能将面临终结。在此背景下,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给中西部地区带来的资源吸引力的可持续性将面临考验。目前,发达国家在3D打印等创新性技术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未来其将利用科技、信息、资本长期积累的优势进一步抢占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挑战,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新技术、新产业的研发和推广。中西部地区如果仅仅满足于承接转移而来的传统制造业,在不久的将来,其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可能将进一步拉大。最终导致出现区域资源配置失衡的一种新形态:传统优势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新型优势资源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中。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传统生产方式被逐步淘汰,欠发达地区将再次面临发展的资源瓶颈,资本、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最终将再次向发达地区聚集,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文章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向实体经济回归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景却出现令人忧虑的迹象。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荣枯分界线之下,而产能过剩问题在近些年更是一直困扰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如果只是简单依靠制造工厂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以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未来不仅是中西部,而且包括东部地区在内的整个中国,可能最终将沦为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生产者,人才吸引力将不断下降。在这样的悲观情景假设下,未来的春运甚至可能从跨区域迁移转变成为跨境的浪潮。 文章强调,只有在坚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主攻方向,注重协调各类利益关系,促进要素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重点通过突破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环节,改造提升制造业,优化产业比例关系,建立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人的春节过得更加轻松、愉快、幸福。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