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国民对决臣民:甲午背后的国民性格之战

http://www.CRNTT.com   2014-07-26 10:41:14  


萨苏,军史作家、旅日学者
 
  萨苏观点

  清末的时候,统治者努力推行愚民政策,同时残酷压榨盘剥百姓,控制国家各方面权利,权力和利益属于某个特定阶层,让百姓与政府离心离德,缺乏国家意识,通常把战争看作“皇上和太后的战争”,不会尽力。而日本通过初步的近代化进程,至少在形式上给了百姓更多的国民待遇,并给了他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更高地位的机遇,于是日本国民普遍有着较清晰的国家意识,并有为国家而战的思想基础。

  我对甲午战争的理解是这样的,两个小孩在奔跑,他们都在学习。一个小孩是日本,他穿着短裤跑赢了,一个小孩是中国,他穿着长袍马褂磕磕绊绊跑输了。我们总结的经验是:不是我们跑错了,错在我们跑得太慢。今天我们重新回顾这段历史,我们
  
  甲午战争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清朝各方面都落后日本  解读甲午战争,国人往往会提起北洋水师当时领先亚洲。其实,它在战争爆发的十年前确实很强大,但到黄海海战时,中日双方军舰总吨位差不多,清军略领先,可在其他技术参数上却远远落后,比如清军军舰速度差距很大,此外主炮几分钟才能发射一弹,而日军速射炮一分钟能打6弹。除了装备上差距外,在其他硬件

  上双方差距也很明显,战争前清国只有300多公里的铁路,而日本已有3000多公里。

  甲午战争失败不仅仅是耻辱 让中华民族登上历史舞台  我们现在应该有比较更正面的立场观点去认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对我们中华民族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是失败了,可是在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没有这场战争,中华民族很难登上历史舞台。我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失败了以后,大清国的根基动摇了,一路衰竭下去。以至于最后的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能够成功,使得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人遇大事一致对外 清朝百姓普遍冷漠不愿参战  当时的日本人也内斗,可一旦决策定了,就会一致对外。对清作战前,国会中有不少人反对,可真打起来,反对声音就消失了。日本人的国家意识似乎很弱,几年前一个民意调查,只有28%的人认为国家最重要,所占比率非常低,可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日本人会很快转变自己的意识和行动,根本想象不到他们是怎么一下子转过来的。相比之下,清朝的留学生对甲午战争非常冷漠,普遍不愿参战,我们习惯了自己忙自己的,同乡开个会,大家都说没时间,振臂一呼,往往一点反应都没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