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智库:俄乌战争与中国战略克制

http://www.CRNTT.com   2022-05-07 00:04:41  


 
  可以肯定的是,此次两个主权的国家兵戎相见、美国和北约成员国陆续发表对俄的强硬声明,以及俄罗斯将核力量转入“特殊战备状态”,人们对于美苏冷战的记忆再度被唤起。在这场持续近四十余年的两极对峙时期,全球始终笼罩在世界性核战争随时或将爆发的忧惧之中。旷日持久的大国博弈持续消耗着人类的精力和物力,处于夹缝中的中小国家不得已加入集团竞争而求自保,隔阂与冲突始终贯穿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

  正因如此,当冷战在20世纪末落下帷幕时,全球各界期待人类能够从此避免阵营性的对抗,共同建立一个更为平衡和理性的国际秩序,将国际关系总体引向和平与发展的良性轨道。自此,尽管国际格局迈入了一种长期演进的动态进程,国家之间也仍时常出现龃龉,但冷战时期的军事对抗不再是国家间博弈的主要途径,金融、贸易和科技等“没有硝烟的竞争”取而代之。同时,藉助和平环境,国际法发展也迈入了新的阶段,其原则、规则和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并为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国际社会的合作及发展保驾护航。在国际政治理性化和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基础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

  在冷战结束后的“单极时刻”,一度拥有“前所未有”权力的美国继续将基于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理念延伸至全球各地,并藉此强化这种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体系。在由多边规则和机构结成的松散体系内,美国以意识形态和制度同化作为条件,为“志同道合的国家”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在全球经济的规则和惯例中,美国以自由贸易主张和模式护航强大的经济偿付力(payment),进而赢得所谓的“半个霸权”(half-hegemony)①。此外,美国也笃信自身具有吸引和影响他国的能力。在美国战略界眼中,正是上述多种权力在冷战后的长足发展,令美国具备了对国际社会的“领导力”。

  然而,这种“美利坚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却在近年来遇到极大挑战。一方面,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俄罗斯的日趋衰落,国际呈现多极化发展,力量对比变得更加平衡。这种情况令旧有地区结构出现变动,一些难以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在国际秩序中生根发芽。另一方面,在美国国际制度霸权达到顶峰后,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忽然发现自身已难以在国际事务的原则和权力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驾驭“自由主义利维坦”的难度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美国的质疑声也日趋增强。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治不平等与经济不平等相互强化、民粹主义和身份政治日渐兴起,政府和社会层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非理性分歧,霸权的动能遭受着实在的侵蚀。随着特朗普入主白宫与“美国第一”口号的提出,美国对当前国际秩序的“领导力”积重难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