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美对华战略竞争如何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其五,用好中美磋商和危机管控机制,努力构建中美共同认同的地区历史角色。作为太平洋两岸的大国,中美之间存在分歧和摩擦可谓很自然,也很正常。自建交迄今,即使中美之间发生过重大危机,但都得以妥善处理。然而,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加剧和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持续跟进和落实,中美发生现实冲突的风险陡然上升,特别是美国前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国强烈警告依然窜访台湾而导致的台海危机加深。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用好中美磋商和危机管控机制以防中美双方因形势误判从而“梦游般”走向全面冲突显得愈加重要和必要。而要缓解彼此战略焦虑,就必须构建中美共同认同的地区历史角色。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一个事实,“即美国在亚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许多亚洲国家也需要美国”。 换言之,在中美战略竞争不断激化的当前时期,外加中美各自国内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中美两国在强化其各自国家身份认同的同时,也要努力构建中美共同认同的地区历史角色——亚洲或亚太地区大国身份。在此意义上,这也是中国携手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最后,平衡中美不同的“国际秩序”立场基础,推动实现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法体系现代化。中美两国对国际秩序不同的立场可谓是中美战略竞争在国际秩序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当下,美国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中国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就其立场基础的区别来说,美国主张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源于西方特定的国际政治语境,附带权力和关系两种特性。而中国坚持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其要义在于强调国际法在法律上的应然性,依据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体现的法治精神以及国际法的有关规范性寓意,反对西方国家从国际政治上对规则做出的实然性解读,并对抗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内生的国际强权政治逻辑以及对中国实行的规则压制。 这就是说,中国更注重国际秩序所含有的国际法治意义,而美国较为关切国际秩序所蕴含的国际政治意义。溯及当今国际社会中几乎被世界各国共同遵守的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法秩序的国际法体系,可以看到其法律规范构成不仅包括一系列法律规则,同时也包括诸多法律原则和准则。因此,作为权衡之术的法和法律可以平衡中美不同的“国际秩序”立场,从而最终推动实现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法秩序的国际法体系现代化。正如亨利·基辛格指出,要建立一个普遍性和合法性的国际秩序,就必须根据当下的现实实现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现代化,而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法秩序的国际法体系正是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20JZD056)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