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美对华战略竞争如何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对美国而言,结盟盟友和伙伴关系不仅仅是应对传统意义上的“高阶政治”问题和挑战,而是推进其所主导的地区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和战略依托,尤其是就美国和印太地区的复杂关系来说,一方面,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是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利益和作用的国家,既是在“亚太地区具有支配性地位的大国”,又是“唯一在本地区拥有强大联盟体系的大国”。 在“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国际制度架构下,很多亚洲国家视美国为在本区域拥有重大利益的常驻大国,并认为美国持续为该地区提供安全保障和保护伞,同时它们又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不是被迫在美中之间作出选择。 另一方面,美国为了遏制不断崛起的中国对亚太地区主导权的获取,通过定义下个世纪的美印关系将南亚地区大国印度融入亚太地区,进而推出“印太战略”。所以,依据“印太战略”构建美国所谓的自由且开放的印太地区就必须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盟友和伙伴关系,并使之结盟或与之协同,最终增强拜登政府所宣称的“盟友是美国的实力倍增器”。

  因此,在一个由地区构成的世界,特别是在当下的印太地区,随着“印太战略”的持续升级及有关措施的不断出台和实施,美国除了与传统的盟友,诸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增进既有的军事同盟合作之外,还与澳大利亚和英国形成一种新的安全伙伴关系(AUKUS),更是在“印太经济框架”(Indo -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下进一步充实包含盟友在内的与太平洋岛国的伙伴关系。例如,2022年5月26日,作为太平洋岛国的斐济是第14个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初始成员国,也是首个加入该框架的太平洋岛国。又如,为了抗衡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的安全协议及其影响力,美国正在筹备一项属于“印太战略”一部分的太平洋岛国战略。 

  其三,加持战略竞争,寻求美国偏好的危机管控机制。源于竞争而来的战略竞争作为国家间竞争关系的高级形式,不仅是力量和地位之争,也涉及制度、价值观、秩序安排之争,更超出双边范围,对其他国家的行为、地区和全球局势产生直接或间接冲击,特别是对21世纪的中美战略竞争关系而言,尤为如此。 但另一方面,美国表示在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也要避免冲突或新冷战。换言之,拜登政府在加持对华战略竞争过程中,也将预料之中与预料之外的冲突风险和危机管控作为中美关系“消极合作”的优先事项。

  实际上,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常态时期,因应中美之间留待诸多的双边、地区和国际问题等结构性要素,中美关系已经从解决战略分歧走向战略争议,从确定共同目标转向危机管理。比如,在双边关系领域,美国动辄以“长臂管辖”式的国内规则肆意干涉中国内政和践踏“一个中国”原则。自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国会相继制定《与台湾交往法案》《2019年台湾邦交国际保护与促进倡议(台北)法案》《2019年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2019年香港人权和民主法》《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等法案之后,美国国会又提出并推动《台湾政策法》。值得严重关切的是,该法案要求赋予台湾“重要非北约盟友”的地位,以此加强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 又如,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领域,美国强调网络规范应以信息自由流动为目的而非以信息安全保障为目标。但中国认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事关国家网络主权安全和国家安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以安全为优先规则。所以,作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新兴领域之一,中美两国有关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规则之争就必然激化为规则制定权之争甚或价值观之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