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中评智库:美对华战略竞争如何应对

http://www.CRNTT.com   2023-08-13 00:01:22  


 
  一是在大国政治维度,护持美国霸权的实力地位。在“国际关系的根本性质千年未变,国际关系一直就是行为体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围绕财富和权力的争夺” 的国际社会结构下,体现为霸权主义的大国政治,亦称强权政治,都会基于本国利益优先的现实主义法则制定外交政策,甚或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不惜违反一定程度的国际法原则或规则而侵犯他国主权、干涉内政,从而谋求全球或者地区的统治地位。 检视美国霸权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到超强的国家实力始终是美国获得霸权和护持霸权的一个根源性因素。 换言之,在一个无世界政府的民族主权国家体系里,只要护持美国霸权的实力地位,美国就能维护、拓展和实现自身的国家利益。

  从现代美国外交战略历时超过70年的对外政策实践来说,获得实力及实力地位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得以顺利推行的前提,也是战后美国对欧政策构建的核心概念之一。 因为护持美国霸权的实力地位,不仅能使美国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也能使美国的盟友和对手按照美国的意志行事。这也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所强调的,“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再者,作为21世纪的全球性大国,美国霸权的实力地位既在于其对美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运筹和行使,也在于其是由一个覆盖全球的同盟和联盟所组成的精细体系支撑的。

  概言之,致力于以实力地位捍卫美国在国际社会结构下的大国政治和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稳定,是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治下的和平”的大战略目标,也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延伸“单极时刻”并打造单极秩序的霸权惯性使然。为此,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和中国实力快速提升带来的国际力量格局对比和地区主导权的重大变化,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富有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的中国倡议的提出和落实,美国便自然而然地将中国视为挑战甚或威胁美国全球霸权的对手,且是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最具实力的国家行为体对手。正如美国总统拜登指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 

  二是在国际秩序维度,强化美国领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虽然国际社会存在无政府状态,但这不并意味着无一定程度的国际秩序,因为有国际交往就必然有国际秩序。而“国际秩序指的是国际行为的格局或布局,它追求国家社会基本、主要或普遍的目标”。历史地看,国际秩序的演进历程与国际社会中大国的兴衰规律紧密相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际秩序是一种国际公共物品,它由各主要行为体尤其是大国提供,又体现并导致了大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就当今国际秩序的变迁过程和外在表现特征来说,可谓是“两种”秩序的“混合型”秩序,一种是根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主权国家原则构建的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法基础规范的国际秩序,一种是源于冷战时期以美国同盟体系为核心的“西方阵营式”的国际秩序,但美国都是此“两种”秩序的创建者和主导者,特别是就后一种秩序而言,因为该秩序——以美欧国家集体安全、经济相互依赖和国际制度规则等自由主义思想为内核——赢得冷战并催生“历史的终结”,以致被视为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国领导下的自由国际秩序”。在此意义上,正如约翰·伊肯伯里指出,虽然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发轫于少数几个西方民主国家,但在冷战终结之后,这一秩序从西方民主国家之间的“内部秩序”成功扩展为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外部秩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