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科技 ->> 汽车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爆炸”事故频现透支特斯拉品牌
http://www.CRNTT.com   2021-01-31 12:09:38


  中评社北京1月31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瞬间燃爆的火光浓烟,不仅烧毁了特斯拉,也在吞噬着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信心。近期频频出现的“自燃”事件,再度令特斯拉的质量问题成为舆论焦点。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如果不对电池总成及控制策略进行根本修改,则燃烧或爆炸事故或将继续发生。

  爆炸失控问题频现

  1月19日晚,上海闵行区某小区发生一起特斯拉Model 3起火自燃事故。据称,现场浓烟四起且伴随有爆炸现象,味道刺鼻。

  据工作人员透露,这辆特斯拉Model 3轿车驶入地下车库后,车主发现起火,随后下车求助,不久火势一度失去控制,幸亏消防队员及时赶到扑灭大火,但车辆整体基本烧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1月20日,特斯拉针对19日晚间上海市闵行区某小区地下车库发生自燃爆炸事件作出回应:我们初步判断起火原因为车辆底部的高压电池受到撞击后引发内部电芯损伤及短路,最终导致起火。

  根据车主描述,其驾驶车辆进入地库后感觉底盘发生碰撞,随即停车查看。车主发现车辆前部开始冒烟后返回车辆取出车内个人物品,在其安全离开不久后车辆开始起火。

  特斯拉方面表示,公司已第一时间全力配合监管机构和上海市闵行消防支队等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同时,特斯拉也与车主保持沟通,为其提供必要协助。目前,该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门进行后续调查处理。

  这已不是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一起自燃事故。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某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进而起火燃烧,有附近车辆被烧毁。

  事后,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经过中美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分析,没有发现系统缺陷,初步判断该个别事故由位于车辆前部的单个电池模组故障引起,并称由于电池包安全系统按照预期设计发挥了作用,所以“车内人员应有时间安全离开车辆”。

  2019年1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重庆地下车库突然失火;3月,一辆Model S在上海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充电时起火;同月,广州市天河区汇景新城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红色Model S发生自燃。

  除了在中国,特斯拉在其他国家的爆燃事故也屡见不鲜。据美国NBC报道,2018年5月1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警方称,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发生碰撞后起火,事故造成2人丧生,1人受伤。

  2018年3月,一名男子的特斯拉Model X在加州Mountain View撞毁。这辆蓝色Model X在美国101高速路上向南行驶时,撞上中间隔离栅,导致汽车起火,其大块电池在事故中裸露,并在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时发生了小型爆炸。

  2020年,特斯拉销量节节攀升,但是频发的车辆“失控”事件让外界对其车辆安全性能尤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特斯拉Model S及Model X自上市以来,在充电、行驶和碰撞中,已发生了五十多起燃烧、自燃及爆炸事故。因此也有人感叹:当玩电的特斯拉变成玩火的哥斯拉,曾经的电动汽车“英雄”也成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怪兽”。

  与此同时,今年1月13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式致函特斯拉公司,要求后者召回约15.8万辆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认定两款车的触摸屏存在缺陷。管理局指出,触摸屏故障可导致汽车后视摄像头画面缺失、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丧失鸣响和提醒功能。驾车人将无法使用挡风玻璃除雾、除霜功能,如果遭遇恶劣天气、能见度差的情况,事故风险将会增加。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