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不必对CPI逼近3%过于焦虑
http://www.CRNTT.com   2019-08-14 08:30:40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电/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2.8%,涨幅环比扩大0.1个百分点,创下了自2018年3月份以来的新高。

  自今年3月份CPI同比涨幅“破2”以来,CPI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2时代”,引发了一些人士对通胀压力的担心。其实,尽管CPI同比涨幅处于“2时代”,但仍低于年初确定的3%左右物价调控目标,物价水平总体上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进一步看,今年以来的CPI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其中,工业品和服务价格指数涨幅较小,食品价格指数涨幅则相对较大。分细项看,上半年鲜瓜果、鲜菜、畜肉价格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1%、9.2%和6.6%。进入下半年,这种结构性上涨格局仍在延续,食品价格仍然是影响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因素。

  在CPI结构性上涨的背后,季节性因素特别是极端天气影响是重要“推手”。例如,由于不利天气影响,部分水果因灾减产或者推迟上市,导致水果市场出现阶段性供给偏紧。这也意味着,随着季节性因素减弱,极端天气影响加速衰减,各类食品的市场供给秩序进一步恢复,价格有望恢复到更加合理的区间。进入8月份,市场的具体表现已经陆续释放了这一信号。根据相关机构监测,红富士、黄冠梨的价格正在逐渐回落,鸡蛋产量也在稳步回升,蔬菜供应形势将好于去年。

  因此,更加客观地看待CPI波动,冷静分析支撑物价上涨的短期因素,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特别是重要民生商品价格变化情况的监测预警频次,进一步提升市场供给能力。

  与此同时,对于CPI涨幅逼近3%也不必过于焦虑,要看到当前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因素十分充分。例如,从供给看,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农产品供给充足,有利于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增信心;工业生产平稳,工业消费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服务业供给不断增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家政等服务业热情高涨。从政策层面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已成为稳定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中枢。从预期看,我国CPI涨幅连续多年低于3%,降低了居民的通胀预期。总的来看,今年后期价格总水平保持总体稳定有坚实保障。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火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